微摄-摄影号
加载中...
打赏用户
{{item.NickName?item.NickName :"微摄用户"}}
{{item.Title}}
{{item.Title}}
{{storyInfo.NickName}}
您正在为《{{storyInfo.Title}}》打赏
输入金额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toryInfo.Title}}举报
作者最新摄影号
{{item.Title}}
举报
【情满珠江】 6)黄埔光荣
1924年6月16日,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正式成立,通称黄埔军校。
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长洲岛,校本部被夷为平地。1984年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建馆。1996年,按照国家文物局批示的“原位置、原尺度、原面貌”的原则重建了校本部,基本恢复了当年军校师生生活、学习的场所。
重建时捐款人排名。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简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
关于校长人选,最初决定为程潜,而以蒋介石、李济深为副校长。但是蒋介石不愿在程潜之下,跑到上海消极对抗。并派张静江找孙中山说情,孙中山才在5月3日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在此过程中,蒋介石曾辞去军校筹备委员长一职。
军校成立后,以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随后,任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后为周恩来)、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此外还有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
据有关数据显示,黄埔军校在长洲岛先后招生6期。学生来自全国26个省,并有朝鲜、越南、新加坡等国家的革命青年。
第一期到第四期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毕业的毕业生共4981人。第五、六期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入学,国共分裂后毕业,共有毕业生3136人,其中第六期生原有4400余人,由于动乱大部分离校,毕业时仅有718人。
1928年(民国17年)3月,黄埔军校迁往南京,更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北迁后,李济深在原校址仍以黄埔军校名义,为其第八路军培养干部。1930年(民国19年)9月,蒋介石命令停办。
1924年5月,从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录学生350名,备取120名。5月5日开始入学。6月16日,举行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孙中山到会场给青年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孙中山还宣布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 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此训词其后成为国民党党歌及官校校歌,并由陈祖康谱曲,该校歌从黄埔五期开始传唱至今。
1925年1月25日,黄埔军校成立“青年军人社”,廖仲恺任社长,2月1日该社刊物《青年军人》第一期出版。黄埔军校最初有许多从苏联来的教员,但在北伐战争期间蒋中正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破裂,所以这些苏联教员离开了。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于是在广州、武汉和南京分别出现了三所黄埔军校。在武汉,3月22日,武汉国民政府以国民党中央的名义,决定将武汉分校扩大改组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开展讨蒋斗争。七一五政变后,黄埔五期学员被迫毕业离校,军校整体改编为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团长由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同志兼任),后来成为广州起义主力,武汉军校暂时解散。
1929年9月10日,在南京,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名义,改学校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并陆续成立潮州、洛阳、湖南、湖北、江西、广州、成都、昆明、南宁、西安、新疆等多所分校。第七期学生毕业后,1930年9月,学校被要求停办,1927年底,在南京由蒋介石决定自行成立(南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宣誓反共。
1931年3月,以中央军事委员会名义明令改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主要培养国民党陆军初级军官。建国后的海军少将张学思,历史学家黄仁宇都是中央军校毕业的。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8月日军陷南京,其后由南京出发,经九江、武汉、四川、铜梁,至1938年11月到成都。十六个月间学校四易其地,学生长途跋涉,栉风沐雨,艰苦备尝,均能安之若素。
迁校期间,因前方作战部队缺乏,十一、十二及十三期先后提前毕业,且于沿途在各地招收十四、十五两期学生。黄埔军校在抗日战争中成了培养抗日官兵的大本营。各期毕业生都一律开赴抗日前线参战。
抗战胜利后军校改制,于中国国民党名义上移交军队于国家后在1946年元旦后改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名义上国有化隶属陆军总部,校长蒋介石改任名誉校长,由关麟征升任校长。
1947年,孙立人在台湾奉命训练新军,决定在高雄凤山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直属成都本校,这便是通常所说的第十分校。
1949年12月,蒋介石下令将台湾籍学生和国民党高官政要的子弟200余人空运到台湾。当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成都,学校停办,共办23期。
1949年12月,蒋介石下令将台湾籍学生和国民党高官政要的子弟200余人空运到台湾。当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成都,学校停办,共办23期。
在黄埔军校学习过的解放军将领共计33名: 1、元帅2人:林彪:黄埔四期毕业。原名林育蓉。湖北省黄冈县人。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五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徐向前:黄埔一期。1924年,徐向前成为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生,在革命征程上迈出了第一步。在黄埔军校学习时期,徐向前接受了正规军事训练。按学程规定,一个月入伍教育,六个月正式教育,七个月后毕业。课程按典范论、各种条令外还有战术、兵器、筑城、地形和交通通信五大教程。
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 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央军委副主席。 陈毅,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中央军委副主席。
2、大将3人: 陈赓:1903年生于湖南湘乡一个地主家庭,他的祖父是一名湘军的将领,14岁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参加湘军。1923年12月,陈赓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次年3月,随校并入黄埔军校,成为该校第一期学生。在校期间,他曾当过孙中山的侍卫,颇得孙中山和宋庆龄夫妇的赏识。1924年11月毕业后,留校任第二期入伍生连长、第三期本科副队长。 罗瑞卿:黄埔六期 许光达:黄埔五期
3、上将9人: 黄埔一期:周士弟、陈明仁 黄埔五期:陈奇涵、杨至成、宋时轮、张宗逊、陈伯钧 黄埔六期:郭天民 另外:肖克上将,1926年赴广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宪兵教练所(比叙为黄埔军校第四期警宪训练班毕业生)学习,延安黄埔军校同学会排在徐向前之后位列第二(第三位是林彪) 很多材料中未将其列入黄埔生名单中。
4、中将9人: 黄埔一期:彭明治、阎揆要 黄埔三期:常乾坤、唐天际、曾泽生 黄埔四期:倪志亮、郭化若 黄埔六期:谭希林、王 诤
5、少将11人 袁也烈,黄埔军校政治部干事,海军副参谋长。 徐介藩,黄埔第3期,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 方之中,黄埔第4期,天津警备区司令员。 洪水,黄埔第4期,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 李逸民,黄埔第4期,总政治部文化部长。 曹广化,黄埔第4期,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白天(魏巍),黄埔第4期,炮兵技术学校校长。 廖运周,黄埔第5期,高级炮兵学校校长。 周文在,黄埔第5期,福州军区副政委。 张开荆,黄埔第5期,沈阳军区副参谋长。 朱家璧,黄埔军校第8期,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在黄埔军校任职的共产党员: 叶剑英:教授部副主任 张申府:政治部副主任 周恩来:政治部主任(3) 周佛海:政治部主任(后) 聂荣臻、鲁易:政治部秘书 恽代英:本部总政治教官;武汉分校校务委员 夏曦:长沙分校政治部主任 教官:陈毅、熊雄、张秋人、肖楚女、包惠僧、毛泽覃、于树德、胡公冕、韩麟符、安体诚、高语罕
黄埔军校毕业生中牺牲的共产党员将领: 左 权 1905 湖南醴陵 18集团军副参谋长兼前敌参谋长 42 .05 .25 山西辽县阵亡 。 蔡升熙 1903 湖南醴陵 红25军军长兼彭杨军校校长 32 10 09 湖北黄安 阵亡。 王尔琢 1903 湖南石门 红四军参谋长 28 08 25 江西崇义 阵亡 王泰吉 1906 陕西临潼 红军代理师长 34 03 03 陕西西安 被捕杀害 。 董 朗 1899 四川简阳 红军湘鄂边独立团参谋长 32 10 肃反杀害。 许继慎 1901 安徽六安 红一军军长 31 10 河南光山 肃反被害 。 彭干臣 1899 安徽英山 红新10军参谋长 35 皖南 阵亡 李之龙 1897 湖北沔阳 海军局代理局长兼中山舰舰长 28 02广东广州 被捕杀害。 黄 鳌 1902 湖南临澧 工农革命军4军参谋长 28 09 07 湖南石门 阵亡。 唐 树 1903 直隶易县 西北工农革命军总司令 28 07 01 陕西渭南 阵亡。 刘志丹 红军北路军总指挥 1936.04 阵亡 卢德铭 秋收起义部队总指挥 1927.09 阵亡 蒋先云 国民革命军第11军77团团长1927.?? 阵亡 金佛庄 国军总司令部警卫团团长 1926.冬 就义 曾中生 西北军事委员会参谋长 1935.08 错杀 方志敏 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 1935.08 就义 伍中豪 红一军团十二军军长 1930.10 阵亡 周逸群 红二军团政委 1931.05 阵亡 刘畴西 红十军团军团长 1935.08 就义 段德昌 红三军九师师长 1933.05 错杀 夏 曦 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 1936.02 溺水 鲁 易 红三军政治部主任 1932.08 阵亡 赵尚志 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 1942.02 重伤被俘,拒绝医治而死 毛泽覃 中央苏区独立师师长 1935.02 阵亡 严凤仪 红十一军参谋长 1931.春 就义 彭干臣 闽浙赣军区新十军参谋长 1935.01 阵亡
革命家宋绮云、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文学家谢冰莹,都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毕业的。郭沫若曾任政治部教官等职。
参观即将结束时,想起中山先生的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结束语的感动!
此时此刻我认识了真正的黄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