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摄-摄影号
加载中...
打赏用户
{{item.NickName?item.NickName :"微摄用户"}}
{{item.Title}}
{{item.Title}}
{{storyInfo.NickName}}
您正在为《{{storyInfo.Title}}》打赏
输入金额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toryInfo.Title}}举报
作者最新摄影号
{{item.Title}}
举报
田彬聊文学七十四之《小说体裁的优势》(318)
【文仙雅阁】微摄·摄影号
总第4732期
小说体裁的优势
文/田彬
巴尔扎克只活了五十一岁。他把自己的生命主要奉献给了小说,这是为什么?与诗歌、剧本、散文相比,小说是后起之秀,但它很快在文学园地中占据了特别重要的地位,原因就在于:小说反映生活,受限制较少,它是各种文学样式中容量最大的一个品种。
人们在谈论小说时,常把“小说具有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作为现成的答案。实际上,任何类型的叙事文学作品都具有这“三个要素”。笔者认为,把小说概括为“以创造人物形象为主,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绘,来反映社会生活”比较准确。
首先,就人物描写来说,小说拥有广阔的天地,经常是更多方面、更细致地刻画人物。小说不受叙事诗在形式、容量和必须有浓重抒情色彩等方面的限制,也不受传统的戏剧文学在时间、空间、表现手段等方面的限制,可以运用文学领域中一切手法,刻画人物生活的一切方面。也不象报告文学、传记文学那样,要受写真人真事的限制;小说可以进行虚构。巴尔扎克在他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中,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虚构人物——暴发户葛朗台的外貌,作了大段的精雕细刻、有声有色地描绘,充分体现了小说写人的优势。
其次,小说的情节,特别要求完整、丰富。叙事散文的情节不要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完整过程,叙事诗的情节必须集中而单纯;戏剧文学的情节要求完整,但是也受舞台性的限制,不能象小说那样自由灵活地展开。《欧也妮·葛朗台》把葛朗台如何从一个箍桶匠变成资产阶级百万富翁,如何为了贫财而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葬送女儿青春等复杂情节,十分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这是其他体裁的作品难以做到的。
再次,小说在环境描写上,也比其他文学样式来得便利。《欧也妮·葛朗台》开头就对葛朗台活动的社会环境索漠城的街道、房屋、商店及生活方式作了细腻逼真的“考古式的描写”,使之成为人物形象塑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样也是一般叙事文学作品难以做到的。
因此,小说能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当巴尔扎克每天深夜在六支蜡烛的光照下从事无比丰富的艺术世界的创造时,他怎会有单调之感呢。
【作者简介】
田彬,1950年生,内蒙古武川县人,中共党员,文学一级创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6年12月参加工作,入职内蒙古水利厅驻清水河水利专业队,1969年调武川县广播站当编辑,1973年调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当专业记者,1984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历任内蒙古广播电视报主编、内蒙古广播电视厅办公室副主任、内蒙古广播电视厅文艺部副主任、内蒙古日报社经营管理处处长、内蒙古日报社新闻研究所所长、内蒙古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正处级)、机关事务中心主任兼内蒙古小环球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老干处处长等职。2000年调内蒙古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
作品来源:田彬先生微信公众号《疯长的茅草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