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摄-摄影号
加载中...
打赏用户
{{item.NickName?item.NickName :"微摄用户"}}
{{item.Title}}
{{item.Title}}
{{storyInfo.NickName}}
您正在为《{{storyInfo.Title}}》打赏
输入金额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toryInfo.Title}}举报
作者最新摄影号
{{item.Title}}
举报
田彬聊文学七十七之《文学的民族特点》(330)
【文仙雅阁】微摄·摄影号
总第4744期
文学的民族特点
文/田彬
十九世纪匈牙利的爱国诗人裴多菲,一生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最后死在俄国侵略军的刺刀之下,年仅二十五岁。他的一首《格言》诗,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同一首诗,还有另外一种译 文:“自由、爱情!我要的就是这两样。为了爱情,我牺牲我的生命;为了自由,我又将爱牺牲。”
这两种译文的形式有许多不同,意思也有若干差异。经过查对,后一种译文,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更接近于原著。然而,前面的四行意译诗,比后边的六行直译诗,更容易为我国 广大 读者所接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文学的民族特点问题。
每一个民族,不论是大是小,都是它自己的特殊性。各民族的文学总以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为主,这种生活本身就具有民族的独特性。文学家在创作过程中,总要自觉不自觉地给他塑造的人物性格注入民族精神,给他描绘的形象画面涂上民族色彩。从形式上看,某种民族文学的体裁、结构、表现技巧,特别是语言,都不同于其他民族 文学的特异之处。
各民族语言的语音、基本词汇、语法都有自己的特点,诗歌语言的民族特色尤为鲜明。裴多菲的《格言》是用匈牙利民族语言写作的六行格律诗,用直译法翻译,能基本保持原意,但是很难完全传达原诗的精微含义。能大体反映原有格式,但是很难体现它原来的格律。用意译法翻译,形式上离原诗更远,然而它借鉴中国五言古诗的格式,倒使中国读者感到新切。这首诗实际上已经被改写了,形式上具有若干汉民族文学的特色。应当说,两种译文都是好的,只是意译诗更多地注意到了本民族的欣赏习惯。
汉民族文学被翻译成其他民族的语言,民族特色多少也会受到削弱。《红楼梦》中“却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这几句话,被外国人译成英文,再用直译法还原为汉语,就成了下面的样子:“很久以前,当女神女娲正在修理天空时,她熔化了大量的岩石,并且在大荒山的无稽崖上把这混合物捏成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巨大的建筑砌块,每一块量起来是七十二英尺乘一百四十四英尺见方。”真有点走味!然而,外国人读英译本,反觉得明白自然。这不是语言上的民族特点在起作用吗?
话得往回说。尽管《红楼梦》的英译本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与原著有许多不同,但内容还是比较一致的;女娲补天的神话,原作者的奇妙想象,只能是中华民族的“特产”,闪现出掩盖不住的光华。同样,《格言》的汉语意译诗,其内容显然是“匈牙利式”,中国读者也决不会把它同本民族的五言古诗混同起来。可见,文学的民族特点,主要还是为内容所决定的。
【作者简介】
田彬,1950年生,内蒙古武川县人,中共党员,文学一级创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6年12月参加工作,入职内蒙古水利厅驻清水河水利专业队,1969年调武川县广播站当编辑,1973年调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当专业记者,1984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历任内蒙古广播电视报主编、内蒙古广播电视厅办公室副主任、内蒙古广播电视厅文艺部副主任、内蒙古日报社经营管理处处长、内蒙古日报社新闻研究所所长、内蒙古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正处级)、机关事务中心主任兼内蒙古小环球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老干处处长等职。2000年调内蒙古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
作品来源:田彬先生微信公众号《疯长的茅草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