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摄-摄影号
加载中...
打赏用户
{{item.NickName?item.NickName :"微摄用户"}}
{{item.Title}}
{{item.Title}}
{{storyInfo.NickName}}
您正在为《{{storyInfo.Title}}》打赏
输入金额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toryInfo.Title}}举报
作者最新摄影号
{{item.Title}}
举报
呼和浩特黄河河运:百水之首,也曾千帆竞渡
呼和浩特黄河河运:百水之首,也曾千帆竞渡
一
一个老人为黄河 撑起了船帆。
在邓九刚老师的口述栏目《我的故乡我的城》中,邓九刚老师的深情讲述了呼和浩特这座城市的黄河河运故事。
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在我们眼前。这不仅是一段城市经济繁荣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篇章,它承载着呼和浩特人的记忆。
昔日,黄河河面上繁忙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商船穿梭不息,皮筏子往来如织,它们承载着货物与希望,穿梭在波涛汹涌的河面上。这条河流,成为了连接呼和浩特与外界的重要纽带,促进了商贸的繁荣与文化的交流。在那段光辉岁月里,呼和浩特作为商贸重镇的地位日益凸显,其繁荣景象成为了那个时代独特的风景线。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呼和浩特黄河河运的地位逐渐式微。但邓九刚老师并未因此忽视这段历史,他像一位历史的守护者,深入挖掘和整理史料,将呼和浩特黄河河运的兴衰变迁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这种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精神,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具有厚重感和历史感。
在邓九刚老师的口述里,我们不仅看到了黄河河运的辉煌与变迁,更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温度与深度。
在讲述呼和浩特黄河河运故事的过程中,邓九刚老师还融入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他通过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展现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这种情感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共鸣力,让人们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活力和故事的年代。
二
呼和浩特,位于黄河几字湾。
托克托就是战国赵武灵王时代的云中城和云中郡,也是秦始皇设立的三十六郡之一,故城在县东北古城乡。
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选定在呼和浩特托克托县的河口古镇,也就是几字湾“一横”的末端附近;中、下游的分界点则是河南郑州桃花峪。而中、下游的分界则位于河南郑州的桃花峪,这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划分,更是历史与自然的巧妙融合。
黄河自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穿越内蒙古高原,沿途峡谷密布,河道落差大,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当黄河流至河口(古镇)附近时,地势突然转折南下,这一地形上的显著变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黄河上游的终点。中下游河段则逐渐进入平原地区,水流平缓,河道宽阔,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地理风貌。
黄河上游区不仅占据了黄河总水量的六成左右,更是黄河径流的主要来源地。这里降雨充沛,面积广大,历时长而强度适中,使得河水清澈、径流稳定、含沙量小。这些水文特征不仅为黄河中下游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彰显了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独特优势。
呼和浩特,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黄河地理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元代开始,呼和浩特(当时称丰州)就因其“大黑河入黄河口”的特殊地理位置而备受朝廷重视。元代科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更是将目光投向了这里,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建议西夏府路(今银川市)黄河通河运。同年冬,忽必烈令选善水者探测宁夏至东胜(今呼和浩特托县的黄河边)的黄河航道。年秋,忽必烈又诏令西宜抚司负责造船,以备西夏清运。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79年),郭守致致力兴中府至东胜’的黄河水运通航工程实现后,对运送粮食十分方便,尤其对运盐开辟了昌盛之路。
在700多年前,呼和浩特进入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的法眼,不仅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交流,更彰显了呼和浩特在黄河上游、中游分界点上的战略意义。
三
中华民族这“五次大融合”,有四次都在这里。
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数次民族大融合,这些融合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也推动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在这其中,呼和浩特作为黄河几字弯的重要地区,其黄河河运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更在民族融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华民族这“五次大融合”,除了炎黄时代至夏商周时期外,春秋战国时期学胡人骑射,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羯、鲜卑、氐、羌五个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政权,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五代十国至辽宋金元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如契丹、女真、党项等进入中原,明清时期满汉文化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四次发生在呼和浩特及“黄河几字弯”。
呼和浩特,作为黄河几字弯的重要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和商业重镇。其黄河河运历史源远流长,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多次大融合。
从宋朝开始,就有黄河河运,在下城湾的石碑就有记载。有船只,牛皮筏和羊皮筏参与河运。
元朝时期,呼和浩特(当时丰州城),更是作为元朝的“腹里”,元代阴山地区的交通系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黄河河运为主导的水路航运。相比于陆路运输,水路承载量大、运输效率高,成本低,一直是海运开通之前政府使用的主要运输手段。
关于宁夏至东胜州的水路交通,是黄河西路河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元史》记载:“自兆水与河西,又东北流,过达达地,凡八百余里。过丰州,西受降城,折而正东,过达达地古天得军,中受隆城凡七百余里。折而正南流,过大同路云内州,东胜州与黑河。”阴山地区的黄河水流湍急曲折,尤其在中段“几字湾附近”更是如此。另一部分是以驿路交通为主导的陆路交通因此,公元1267年,忽必烈设立中兴路(今银川市)至西京路之东胜(今呼和浩特托克托县)水驿10处,促进民族经济融合。每个水驿,有 60 艘船只,240 名船夫,保证物资运输和信息传递。
明朝在呼和浩特黄河边设立“东胜卫”,有效管理“黄河几字弯”地区。明朝万历年间“俺答受封”后,“黄河几字弯”地区与明朝中央政府之间战事停止、重现和平。明朝在“九边”长城沿线、黄河沿线“商市开放后,商民往来贸易,城镇繁荣。万历五年,俺答又在丰州建呼和浩特(青色的城),请明廷命名。明赐名归化城”;“俺答的合敦三娘子佐理国政,明廷封她为忠顺夫人。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莅临“黄河几字弯”,据清代《东华录》记载,康熙幸宁夏,“回鉴时,由横城坐船,计二十一日至湖滩河朔”。湖滩河朔就是今天的托克托县河口镇。 1697年康熙皇帝下圣旨设“河口官渡”(呼和浩特)、毛岱官渡(包头),有效地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
嘉庆十二年,清朝设立了河口税口,年征税 6-7 万两白银。
道光三十年(1850年)托克托县河口镇码头被淹,西路船筏改在包头南海子码头停泊。同治三年(1864年)黄河改道,同治十三年毛岱渡口移至包头南海子。至此,康熙设置的两处官渡,全部移至包头。
民国十年(1921年),托克托县河口镇甘草码头移到包头镇。
民国十二年(1923年),平绥铁路(今京包铁路)开通,包头镇以其“水旱码头”的优势成为西北地区的商业重镇,河口镇的商业走向式微。
随着黄河改道,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黄河大桥竣工后 ,呼和浩特黄河河运就不见了踪影。尽管如此,它仍然是中华民族历史大融合中的重要篇章。
四
历史与现代的交汇。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河口镇,黄河,这条古老的河流不仅滋养了这片土地,还孕育了丰富的河运文化。作为黄河上游的重要渡口,自古以来便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水陆交通枢纽。在古代,这里商贾云集,船只穿梭,皮筏繁忙。黄河的河运不仅带来了丰富的物资,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得河口镇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宝地。
1、 河口镇码头
黄河上游、中游的分界点之“河口”很有来头,历史上是“水旱码头、塞外古镇”。
《呼和浩特市地名志》记载:河口村,此村建于元代。俗话说“先有河口镇,后有托县城。”
货物集中中心,商号林立,久负盛名的‘塞外古镇’”
黄河在呼和浩特段总长102.5公里,在托克托县37.5公里,清水河县65公里;黄河流经呼和浩特的对岸准格尔旗境内共238公里,呼、鄂隔河相对,两岸地表径流均属黄河水系。这“三县”是“黄河几字弯”最美的一段。
在河口镇码头位于托克托县境内,是黄河上中游的重要渡口之一。
河口镇码头历史悠久,曾是黄河中上游地区最为繁忙的渡口之一。据史料记载,汉代时河口码头已经出现,并历经多个朝代的发展与变迁。
以河口为中间点,上行可达包头南海子、西山嘴、经土城子、永济渠口、磴口、石嘴山、中卫、五方寺可抵兰州,共约三千里。下行喇嘛湾、榆树湾、老牛湾、偏关河口、到河曲大口,过保德州到临县碛口,共约六百余里。如要继续南下,过“跌碛”,经军渡等渡口,可直达河津的仓头镇。河运也与万里茶道衔接。
四千多里的河运线上,河口成为重要的粮油码头、 盐碱码头、甘草码头,也是皮毛、木材、牲畜等的货物集散地。开办盐碱产业多种经营的经济体。码头岸上,店铺林立,各字号各有自己固定的装卸货码头、货场,分别以字号命名。是有两个大商号。义盛昌与双和泉,原来运输甘草等药材,后来经营碱和盐。销往全国各地。
据史料记载,河口经营河渡的船舶一度超过200只,河路船工有1000多人,这里有名的商号就有“双和店”“广全店”等商号90多家,号伙达2800多人。商号下面还建立有各业行会、商会数十个。清朝初年,河口作为黄河上的水旱码头。这里龙王庙的特异之处是有两根三丈六尺高的蟠龙铁旗杆。旗杆顶上有方斗,方斗上四面各爬着两条小龙,合起来,一对铁旗杆铸有大龙小龙18条,很是威风。
在清朝中前期,榆次北田侯氏的商业规模业已拓展至口外。河口镇是当时黄河上的货运中心,侯氏家族利用当地的商机,励精图治,苦心经营,创建了享誉四方的双和店。
双和店是侯氏家族代表性商业字号,拥有自己的店铺、仓库、船队,主营粮食贸易。肥沃的河套平原每年会生产出大量的粮食,种粮大户和贩运粮食的商人会将待售的粮食囤积到交通便利的河口镇,等待水陆两路的船队和驼队运输到全国各地。实际上是集河运、旅店和商贸一条龙的综合性船运公司,接待上下游往来船运和客商。双和店自备有十多艘七站大船,自有各种船只 70 多艘,从业船夫 1000 多人。是多种经营的一个经济体。由一位掌柜专职负责船运粮食、盐碱等。同时还兼营牲畜、酿酒等生意,在河口镇资金最为雄厚。双和店的砖茶品质优良,久负盛名。
2. 下城湾码头
下城湾码头同样位于清水河县,是黄河沿岸的另一个重要码头。由于地理位置和黄河水文的特殊性,下城湾码头在历史上的航运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相较于河口镇码头,关于下城湾码头的具体历史沿革和商贸活动情况的记载可能较为有限。下城湾码头遗址,老牛湾遥相呼应。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幅山水画卷。
五
黄河河运中的船、牛皮筏和羊皮筏是两种具有独特构造和承载能力的水上交通工具。
1、主要船只分三类,一类高帮船,长 3.8 丈,宽 1.5丈 ,深 1.2 丈,吃水 2 尺,承载粮食 80 担,皮毛 70 担。 七站船,长 4 丈,宽 1.8 丈,承载 3 万斤。小五站,承载五六千斤。
2、牛皮筏
牛皮筏主要由多个牛皮囊组成,这些牛皮囊经过特殊处理,如鞣制、充气等,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浮力。牛皮筏的框架通常由大木椽和小木椽组成,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牛皮囊被牢固地绑在框架上,形成整体。牛皮筏的桨也是用木头砍削而成,用于控制方向和速度。大型牛皮筏通常由多个牛皮囊组成,数量可达120个或更多。这些牛皮筏的承载能力非常强,可以达到数十吨。它们主要用于长途运输和重载货物,如羊毛、驼毛等。大型牛皮筏的稳定性和浮力都非常出色,能够在黄河等复杂水域中安全航行。
3、羊皮筏
羊皮筏的构造与牛皮筏类似,但使用的是羊皮囊。羊皮囊的制作过程包括剥皮、脱毛、去脂、扎口、灌油等步骤,以确保其密闭性和柔韧性。羊皮筏的框架同样由木椽组成,但可能更加轻便和灵活。羊皮囊被整齐地排列并拴绑在框架下面,形成一个整体。羊皮筏的桨也是用木头制成,便于操纵。大型羊皮筏的构造相对复杂,由多个羊皮囊组成,数量可达数百个。例如,有的大型羊皮筏由41排460个羊皮囊组成,可载货15吨。中型由 30 排,396 个羊皮囊组成,可载货 10 吨。小型由 27 排,330 个羊皮囊组成。可载货 5 吨。
这些羊皮筏虽然体积和重量不如牛皮筏大,但同样具有出色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它们主要用于短途运输和载客,能在黄河等水域中灵活穿梭,随时载卸货物。
从河口码头,四千里河运,一路凶险,到石嘴山,宁夏,中卫,上千里,有三道坎的地方最危险。从宁夏到兰州 500 里,特别小心。
呼和浩特河运运输的商品种类繁多,历史上主要包括木材(主要上黄松和白松,以木排方式运输)、皮毛、甘草、枸杞、白麻、米、杂粮、药材,瓷器,茶等应有尽有。鄂尔多斯高原,主要是皮毛,河套平原主要是粮食,这些商品通过黄河河运从呼和浩特地区运往其他地区,同时也从其他地区运入呼和浩特地区。随着时代的发展,运输的商品种类可能有所变化,但河运作为一种重要的物流方式,在呼和浩特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六
呼和浩特河运文化是黄河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万里茶道文化的一部分。
一是呼和浩特河运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该地区的河运文化不仅体现了黄河文化的共性,如勤劳、勇敢、智慧等品质,还融入了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例如,呼和浩特地区的河运,是汉蒙回满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和信仰习俗等,这些习俗都是呼和浩特河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和浩特河运文化,与万里茶道文化相契合,为一带一路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呼和浩特河运文化对当地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河运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河运文化也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当地的文化软实力。水旱两路,南来北往,商贾云集,不仅使沿岸一带各种风味的美食兼容并存,而且也成就了不同文化的交融共生。托克托地区产生了双墙秧歌、漫瀚调、二人台、晋剧等民间文艺班子,每逢节庆之日,各商会都要举办庙会、河神会和社火活动,丰富了百姓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是开展黄河木船、牛皮筏和羊皮筏沉浸式体验。从中卫或者青铜峡开始,到托克托河口村,甚至去到万家寨水库,在那里开始和结束黄河上游的一段游程,就会有黄河两岸纵深游的新感觉。那不仅会增进人们对塞上景观和现代草原文化的了解,也会在市场需求侧改革中,培育新的产业和业态亮点。
四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呼和浩特河运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多种措施,据统计,黄河“几字弯”地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占全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量近50%,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2处(占全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量的53.2%)。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中华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和核心载体,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加强河运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和利用工作;开展河运文化的宣传教育和推广活动;加强河运文化的研究和学术交流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呼和浩特河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综上所述,呼和浩特河运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它不仅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体现。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秘书长,内蒙古通俗文艺研究会副秘书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