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摄-摄影号
加载中...
打赏用户
{{item.NickName?item.NickName :"微摄用户"}}
{{item.Title}}
{{item.Title}}
{{storyInfo.NickName}}
您正在为《{{storyInfo.Title}}》打赏
输入金额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toryInfo.Title}}举报
作者最新摄影号
{{item.Title}}
举报
朝拜五台山丨张绍武(278)
【文仙雅阁】微摄·摄影号
总第4692期
这是中通散记最后一站
五台山朝圣
文/张绍武
五台山是心中的佛国天堂
五百年的佛缘上五台
五台山赞
五台山朝圣拜佛王,
万国佛海在五台山。
千拜万拜朝圣幸归,
五台山归来鸿运來。
五台山位于山西忻州市总面积6O7平方公里,行管面积436平方公里。“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是中国青,黄教共处的佛教道坊,有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参拜。著名寺庙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金海寺,万佛阁,碧山寺等300多座寺庙。
五台山别名,清凉山,紫府山,灵鹫峰,系太行山系。
地理环境殊胜,位置境域优胜。
五台山系太行山的北端,跨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周五百余里,由一系列大山和辟峰组成。其五座高峰,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不见炎暑,故名清凉山,是避暑绝好圣地。
地质地貌,完整丰富。
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顶峰平坦开宽: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分台内,台外,台内怀台镇为中心。五台山最低处海拔624米,最高处海拔3061.1米。有华北屋脊之称,山顶气候寒冷,终年有结冰。山顶以草甸灌木构成,夏季是优良牧场。
地处华北腹地,与恒山太行山连接,相对高差达400多米。由大约25亿年的世界已知古老地层抅成的最高山脉。
历史沿革
丰富多彩
五台山原为神仙方士所居,故名紫府。叫紫府山,也称五峰道场。曾有紫府庙,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來中国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洞就在道家的玄真洞内,这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居。
唐代高僧慧祥在其“古清凉传”卷上,引“仙经”云:五台山,名紫府,常有紫气环绕,仙人居之。其“传”卷上又说:晋永嘉三年,雁门郡后人县百余家,避乱入此山,见山人为之驱而不返,遂宁居岩野。往还之士,时有望其居者。至诣寻访,莫如所在,故人以是山为仙者之都矣。
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说法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人在此建寺。
台内山多地广,河流纵横,选址建寺很重要。“清凉寺志”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牟尼”,“舍利”,此外营坊村这座山的山势奇伟和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佛修行之处)相似。由于这三种原因,故决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后,以其山势命名为灵鹫寺。
汉明帝信佛,乃加大“大孚”(即所信的意思)两字。因而寺院落成后的全名是大孚灵鹫寺,其是显通寺的前身。从此为台山开始形成中国佛教中心。大孚寺是中国最早的寺院。
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北魏孝文帝对灵鹫寺进行规模较大的扩建,并在周围兴建了善经院,真穹院等十二个寺院。
北齐时五台山寺庙己增到二百余座。
到了隨朝,随文帝又下沼在五台顶各建一座寺庙,即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也因为五台山是文珠菩萨演教的地方,所以这个五台山,顶上的寺庙均供奉文殊菩萨,但五个文珠菩萨法号不同,东台望海峰寺供奉聪明文珠菩萨,南台晋济寺供奉智慧文珠菩萨,西台法雷寺供奉狮子吼文殊菩萨,北台灵应寺供奉无垢文殊菩萨,中台演教寺供奉孺童文殊菩萨。从此以后五台山之名己在北齐史藉大里岀现。
唐代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岀现第二个高潮,这个时期据“古清凉传”全山寺院多达300多余所,有僧侣三千多人。
此时的五台山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为四大道场之首,这是五台山在中国佛教界取得统治地位的发端。也是五台山在封建统治者利用和主持下,发展成为圣地的开始。
在唐代佛教备受摧崇,文殊菩萨视为五台山,为佛教圣地。所以五台山空前隆盛,名僧倍岀,澄观就是这一个突出的代表。
随唐佛寺的兴建扩大,僧侣倍增,唐德宗贞三年,僧侣达万人之众,寺庙兴旺,影响社会,经济,政治,唐武宗遂于会昌五年(854年)下诏废佛,命令拆毁寺庙,勒令僧尼还俗。计大毁寺庙四万四千六百多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多人,收回土地数千万倾。五台山也不例外,僧侣散尽,寺庙毁,史称“会昌毁佛”。
唐宣宗即位后,又再兴佛教,政府规定五台山的僧侣数仍达“五千僧”,实际上加上私度和游方僧,比五千多的多。纵观历代,五台山的僧侣人数,以唐代为最多。寺庙林立,僧侣最云,这也是唐代五台山佛教圣地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唐
代五台山佛教圣地形成的另一标志,唐代是亚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有11处大寺有吸引力,显通寺,塔院,菩萨顶,罗候寺“是释迦牟尼佛儿子寺庙”,珠像寺,碧山寺,金阁寺,广宗寺,广仁寺,黛螺顶,观音洞。
而黄寺占12处,菩萨顶,罗睺寺,广仁寺,万佛阁,镇海寺,广化寺,观音洞,上善财洞,天诚寺,台麓寺,文殊寺,瑞应寺。
白塔寺,中心高75,3米,周围83平方米。建筑百多座,七重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寿殿,千钵一铜殿,藏经殿。
无量殿高21米,无一根梁木,全用砖砌成,也是一大奇观。
以上是五台山來历,形成,发展,变化,历史全貌。
现概而述之:
在五台县境内,方圆300千米,因山上五座山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而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而名之五台山。
五台分别为东,西,南,北,中五台,海拔都在2500米以上,其中北台最高,海拔3058米,是华北最高峰,称为华北脊梁。
五台台是弛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为文殊菩萨道场,为四大佛教道场之首,叫金五台,银普陀,铜峨嵋,铁九华,还有云南大理鸡足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青海扎麻隆凤凰山(九天玄女的道场)共六大佛教场,五台山为首。
五台山众多寺庙都聚中在台内,寺庙林立,殿宇鳞次栉比,胜景圣迹荟萃一处,下面重点介绍三个很有名气的寺庙。显通寺为五台山规模最大的寺庙,也是建寺最早的寺庙。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年)该寺是五台山历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寺庙之一,经历代修建,现存木构己多为清代建筑。显通寺面积达8万平方米,有殿堂,楼房,僧舍400余间,寺内院落层叠,宽敝,开朗。中轴线上,有观音殿,文殊殿,大雄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后高殿等,两侧为禅房僧舍。
菩萨顶
位于怀台镇显通寺北侧灵鹫峰顶。相传,菩萨顶是文殊菩萨的住处,亦名真容院,大文殊寺。菩萨顶始建于北魏,历代曾予重修,寺院占地3公顷,寺中有殿堂,僧舍,楼房,禅堂共430间,是五台山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寺前,有石台阶108级,(这108之数有讲究,一说是走完度过人生108难,一说108是全数)寺周红墙醒目,绿树围裹,环境十分幽雅。寺内,天王殿居中,中院有释迦牟尼殿,菩萨殿。清代皇帝康熙,乾隆曾來五台山朝拜,居于菩萨顶,并题匾撰碑文。其中,康熙御笔“五台圣境”石坊立于院中,寺前山门前木牌楼正中嵌有康熙于书“灵峰圣境”。
佛光寺
佛光寺坐落在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寺院因地势建造,东,南,北三面山峰环抱,高山流水,松柏苍翠,映托着巍峨殿宇,环境十分幽雅。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唐朝时声名远扬,后经宋,金,元,明,清屡加修补,才有宏观今貌。现存大殿为唐大中十一年(867年)所建,是我国唐代木构建筑中的精品。除建筑之外,佛光寺的唐塑,壁画,墨迹也久负盛名,与古老的建筑合称“佛光四绝”。
五台山两内,一外代表寺庙介绍完毕。
山西我所走过,看过,参拜过的寺庙,人文景观,历史古迹,奇境大观,家乡思念基本介绍给我的朋友。
山西游记,也就中通散记暂告一段。
小结,尾声!
山西生我养的地方,是我成长的故乡。也是我梦莹灵绕的地方,我热爱她,把她游览散记写到二十。这是任何省也没有的殊荣!她在我的心中分量非常重!所以我对山西能跑到的地方我要去去,领略她的秀美,现赏她的奇丽,赞叹她的辉煌!
山西地处黄河以东,太行之西,其本是个大凌形,中间盆地,东西两侧为山,被人们称为“表里山河”。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详地之一,历史悠久,常说十几年看深圳,百年着上海,千年着南,北京,三千年看西安和洛阳,开封几古都,五千年看山西,人文荟萃。闻喜一个县在历代岀过百十多个宰相,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中的,黄帝,尧,舜,禹等都曾在此地建过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也建在山西。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己达3000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境内有大量古寺庙,壁画,石窟文物无数。还有五岳之首的北恒山,中国六大佛教圣地五台山,华北的脊梁,中华腹地的擎天一柱等自然景观,登高一望,无限风光在山西!
下一章补遗,还有两段两介绍一回,
一是武乡八路军抗日指挥部。
一是晋城地区皇城相府。
这两点都是前几年干休所组织参观的,很精彩。
这里山西的骄傲之地,下一章详解。
待续……!
来源:作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