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摄-摄影号
加载中...
打赏用户
{{item.NickName?item.NickName :"微摄用户"}}
{{item.Title}}
{{item.Title}}
{{storyInfo.NickName}}
您正在为《{{storyInfo.Title}}》打赏
输入金额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toryInfo.Title}}举报
作者最新摄影号
{{item.Title}}
举报
赵州桥怀古
黄跃平
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的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小学语文课本里有篇茅以升先生写的经典课文《赵州桥》。所以赵州桥的知名度,实在是大到不能再大了。正是这个原因,才让我一到石家庄就萌发了小时候遐想过的和赵州桥来一次面对面凝视的念头。
专门赶到赵县,瞻望这座闻名世界的石拱桥时,说句心里话,是被震撼到了的。这种强烈的感怀,自然是来自于古桥本身,但又不仅于此……
赵州桥位于河北赵县城南的洨河上。当我站在桥头时,映入眼帘的是落款“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敬立”的铜匾——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 赵州桥。匾额下方还列出已评定的全球仅有的其他“十一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的名称。你看,赵州桥这座一千四百年前建成的五十多米长、九米多宽的敞肩式石拱桥,那是和伦敦铁桥、埃菲尔铁塔、巴拿马运河等齐名的世界建筑史上最为耀眼的土木工程范例了。
对于这座桥,唐朝张嘉贞的《安济桥铭》中记述“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个奇特,集中表现为“敞肩”与“圆弧”的结合使用,茅以升先生以最通俗易懂的文字在课文中作了洗练的描述: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何以令世界土木工程界为之膜拜?那是因为,直到十九世纪法国工程师保尔设计建造了阿道尔夫桥,西方才出现了真正的敞肩圆弧拱桥。我国在这一技术上领先西方一千二百多年。自豪不自豪,震撼不震撼?
然后让我感怀的,就是李春其人。想起来,漫长的封建社会普遍都存在“农本工商末”的思想意识,工匠不为重视是全社会的习惯思维。这一点从中国史学研究上,几乎找不到有关李春的史实资料也可印证。
那么你想,这需要李春拥有怎样的情怀和责任自觉,需要多大的负重与奉献精神,才能在那么遥远的隋朝,那样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设计建造出堪称“世界建筑史上里程碑”的赵州桥?
赵州地方史有关李春的零星史料称,李春受命建造赵州桥后,率工匠们来到这里,在当时交通特别不便的情况下,以特别严谨的态度,对洨河及两岸地质等情况进行长时间艰苦的实地考察。选址恰当是赵州桥传世久远的重要原因。资料显示,赵州桥桥台下面无木柱和其他石料,直接建在没有经过夯筑的天然土石上,大桥拱脚下平铺五层石板作桥台,总厚度仅一米五左右。赵州桥这么做的原因,在于设计师李春对当地土质清晰的了解,桥台下褐色土层属硬型轻亚粘土第四纪冲积层,是良好的天然地基。事实证明,历经沧桑,赵州桥两端桥基下沉水平仅五厘米。历史上,赵县洪水迭现,并有过多次大地震影响,古桥皆因地基稳定,巍然屹立。
完全可以这么认为,李春是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最优秀代表和擎旗手,是中国古代建筑的责任担当,是他用坚实的肩头扛起了中国工匠精神和古建灿烂文明的大旗,把用他心血浇铸的赵州桥托举到了千百年后世界土木工程璀璨辉煌的领奖台上!
赵州桥的设计建造,从隋文帝开皇15年开工(595年),一直到隋炀帝大业初年(605年)峻工,历经两代皇帝建成。这让我又重新思考隋朝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与经济生态,可以拥有开凿大运河、建造大兴城(西安)等世界文化遗产级别的了不起的工程!要知道,隋炀帝登基初年起,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公里,首次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古代陆路交通不发达,漕运是发展经济之重要战略,而隋朝正是利用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大交汇、大融合。大运河吞吐万汇,繁荣社会,无疑是了不起的盛大功绩。
再从隋朝赵州桥成功地设计建成,并涌现出像李春这样的杰出工匠来看,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隋朝统治阶层当时对于社会的发展与建设是用了心的,对于工匠是培养提携的。
然而,封建社会有一些情绪化的社会评判思维,虽然堂而皇之地传之久远,却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比如,关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动机被说成了他对江南美景念念不忘,这是一种极其荒唐的思维方式。对此,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也为隋朝庞大的运河工程正了名。
图文/黄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