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摄-摄影号
加载中...
打赏用户
{{item.NickName?item.NickName :"微摄用户"}}
{{item.Title}}
{{item.Title}}
{{storyInfo.NickName}}
您正在为《{{storyInfo.Title}}》打赏
输入金额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toryInfo.Title}}举报
作者最新摄影号
{{item.Title}}
举报
动物的素描(13)龙|田彬(494)
【文仙雅阁】微摄·摄影号
总第4906期
动物的素描(13)
龙
田彬
龙,这种古老而神秘的动物,从远古的神话中腾空而起,穿越数千年的时空䆳道,仍然在华夏儿女心中翱翔。
它本来没有实体存在,谁也没有见过它,但它不仅是东方文明的图腾,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承载着无数代人对力量勇气和美好的向往。应该强调的是,作为一种图腾,绝对不是空穴来风,肯定是在一定的社会现实基础上诞生的,所以,动物素描的系列中,不能不把它列在其中。
龙的原始动物品种并不是一种,而是多种动物特征的融合想象。关于龙的原始物种,有多种说法和解释。多数基于古籍记载和考古发现,也有民间传说和动物学特征多方面因素。
首先,它是多种动物特征的综合体现。古籍中有“龙之为虫〞,“禹化为黄龙”,《龙形象马”,“画龙不成反类狗〞,“鱼化龙”等多种描述,这些描述反映了龙的形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其次,考古出土的龙型器物上,往往显示出多种动物的特征。如猪、蛇、蜥蜴、鳄鱼等。这些发现表明,龙的形象在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受到了这些动物的影响。同时,不同民族的信仰和传说中,龙的形象也与当地的信仰与祟拜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龙文化。
有人说,龙的原始动物是恐龙和田间发现的土龙,这些说法不够准确。恐龙是几亿年以前的生物,那时没有人类,不可能有人类的图腾。后人为了研究,才虚构了一个“恐龙”的名字。至于土龙,在龙形象形成的过程中可能有参考因素。而不是龙的原始形象本身。
总之,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龙的形象千姿百态,或腾云驾雾于九天之上,或遨游于深潭之底。其威严与慈悲共存,力量与智慧交融。它是风雨的主宰,掌握着四季的更替,护佑着八方水土和百姓的安宁。每当节庆,龙舞于街市,金光闪闪,气势磅礴。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企愿,也是对龙的神圣的最高崇敬。
龙做为文化的载体,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从古老的甲骨文到华丽的宫殿建筑,从精美的瓷器到绚丽的刺绣,龙的形象无处不在。它不仅是艺术的灵感源泉,更是民族精神的凝聚。龙的传人以此为傲,将龙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䘜早已融入了血脉之中,代代相传。
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龙更被赋予了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是诗人笔下的浪漫情怀,是画家宣纸上飞腾的灵异。是音乐家弦琴下的激昂旋律,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瑰宝。
龙不仅仅属于过去,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龙的形象成了创新与探索的象征。无论是深海的潜水艇,还是遨游太空的航天器,都以龙命名。寓意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斗志与决心。让我们以龙为榜样,帶着这份力量与智慧,继续书写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
【作者简介】
田彬,1950年生,内蒙古武川县人,中共党员,文学一级创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6年12月参加工作,入职内蒙古水利厅驻清水河水利专业队,1969年调武川县广播站当编辑,1973年调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当专业记者,1984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历任内蒙古广播电视报主编、内蒙古广播电视厅办公室副主任、内蒙古广播电视厅文艺部副主任、内蒙古日报社经营管理处处长、内蒙古日报社新闻研究所所长、内蒙古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正处级)、机关事务中心主任兼内蒙古小环球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老干处处长等职。2000年调内蒙古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
作品来源:作者供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