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77.中国稻鸭共作卄七年
1999年3月,笔者购得日本古野隆雄先生的“鸭子万岁”由此开启了中国的稻鸭共作,迄今已经27个头了。
这个微摄,就介绍下笔者收集到的日本稻鸭共作专著等内容
古野隆雄的”合鸭水稻同时作”,笔者译为“稻鸭共作”这比译雄、说成共育、共养更为准确。
古野的签名本。
古野先生曾任日本稻鸭共作协会会长,曾数次来镇江指导、交流。
笔者曾到古野先生的家中参观、学习过。
介绍古野先生的传记。
古野先生的“鸭子万岁”专著,鸭子何以万岁?
鸭子集除草、除虫、施肥、浑水、剌激生长于一身,开辟了水稻有机栽培的新天地,能不呼“万岁”吗?
日本稻鸭共作,是在学习了中国的稻田养鸭上发展起来的。
稻鸭共作与中国传统农业的稻田养鸭最大区别,一是围网、二是昼夜在田,鸭的役用效果更好。
古野的“省力稻鸭共作”
古野夫妇2005年,第二次来镇江交流时的赠书。
古野夫妇签赠书,题词“千里同风”
日本鹿儿岛大学教授万田正治签购的“最新畜产学”
万田先生后曾任日本鹿儿岛大学副校长,日本稻鸭协会会长。万田先生的加入,让古野如虎添翼。万田先生从动物行为学、家禽生理学等方面,开展稻鸭共作的研究,为稻鸭共作提供理论支撑。
曾数次来镇江指导、交流。
笔者曾到日本鹿儿岛大学考察过,鹿儿岛大学为我们的到访,升过中国国旗。
万田正治先生2008年的签赠书。
万田夫妇2011年的签赠书。
日本岗山大学岸田芳朗教授的签名本。
岸田先生曾任日本稻鸭协会的会长,也曾来镇江指导交流。
笔者也到岗山大学访学、讲座过。
稻鸭萍模式、零日龄放鸭的成果,得益于岸田先生的研究。
像镇江这样与日本多位稻鸭共作专家多年交流的,可以说,中国没有第二家。
镇江,举办过第四届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2004)
镇江获得过国家外国专家局授予的“国家稻鸭共作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基地”
笔者曾任国家稻鸭共作示范基地首席专家,出过三本稻鸭共作的专著。
在镇江拍摄的稻鸭共作数字电影,2006年,获第23届国际农业电影节一等奖。
稻鸭共作,成为中国有机水稻种植的重要模式之一,至今仍在中国水稻有机生产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04年,在镇江召开了第四届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
会议的论文集,有笔者的论文。
2006年在韩国召开的第五届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
收有笔者的三篇论文。
笔者先后写了、出版了三本稻鸭共作的书。
其中第一本书,也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本稻鸭共作专著。
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2005年在镇江拍摄的稻鸭共作数字电影“种稻致富新技术-稻鸭共作”,2006年,获第23届国际农业电影节优秀科教片一等奖。
第四届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中国镇江 2004)
第五届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韩国忠清南道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