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摄-摄影号
加载中...
打赏用户
{{item.NickName?item.NickName :"微摄用户"}}
{{item.Title}}
{{item.Title}}
{{storyInfo.NickName}}
您正在为《{{storyInfo.Title}}》打赏
输入金额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toryInfo.Title}}举报
作者最新摄影号
{{item.Title}}
举报
文都大寺
初建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元代以前,据传,最初在寺院上方有一座小经堂,该寺是十世班禅大师先祖萨迦派高僧嘎玉巴喇嘛喜饶坚赞奉八思巴之命修建的。据史料记载,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西藏萨迦派高僧噶希哇·喜饶坚赞和胞弟阿丹奉命来到文都地区。喇嘛噶希哇·喜饶坚赞让原居于今文都寺址的苯教徒迁至对面翁保才地方,在此地创建萨迦派。阿丹的两个儿子分别留居文都和中库地区,成为文都寺主要施主。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改宗为格鲁派,是青海境内最早的格鲁派寺院,文都寺是十世班禅大师幼年学经的地方,也是他回乡后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这个大寺所有建筑在文革中全部被毁,1980年开放后,先后建成大经堂、三世佛殿、护法殿、多哇赛东殿及数处昂欠。此外,新建班禅行宫37间,小经堂1座37间,藏医室20间,茶房43间。大经堂长11间,宽9间,共两层,120根大柱,殿内正中是十世班禅大师的铜像,像高丈余,坐在莲花台之上,造型精美生动,堂内班禅大师铜像左右两侧有众多精美塑像和铜像,殿外还有精致的壁画。这些佛像和壁画大多出自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文都乡牙兄村的宗泽拉杰之手,保持了藏传佛教传说的艺术风格,是全省重修大经堂中最宏伟的一所。主要宗教活动有:正月祈愿法会;2月春季法会;4月守斋戒会;4月为夏季法会;8月25日至9月15日为秋季法会;10月25日至11月1日是燃灯节和供奉大法会、宗喀巴逝世纪念会;12月5日至11日,是年终食施供养会,以诵经为主。
文都大寺,位于处文都乡拉岱村,景色美丽,闻名全国,是循化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是规模较大的藏式寺院建筑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都藏族乡是十世班禅大师的故乡,文都寺是大师幼年学经的母寺,也是大师生前回乡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文都大寺是循化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经元朝帝师八思巴法王授记,由第二任帝师亦怜真创建于1272年,也是青海最早的藏传佛教萨迦派寺院。现有僧侣300多人,活佛10人,占地150亩,各殿堂佛像200多尊,唐卡570多幅,佛殿12座。寺院主尊为萨迦独有大黑天护法神王,该神王由萨迦昆氏家族延传至今。
文都大寺主要建筑有修复的大经堂、三世佛殿、多哇赛东殿、观音殿、弥勒殿、护法殿,以及班禅行宫、小经堂、十世班禅大师纪念塔等。其中大经堂格尊、释迦牟尼佛、大威德、十世班禅、噶希巴、无量寿佛、文殊菩萨等塑像和铜像,是青海省重修大经堂中最宏伟者。寺中有塔三座,多时天塔最为古老,而以十世班禅大师灵截最为重要。灵塔建成于1996年,高七米,纯银制作,宝光交错,天工华构,极尽清净庄严之能事,是十世班禅大师爱国爱教、普度众生的无边行愿的象徵。塔中供有舍利13利,塔前立有汉、藏、蒙、英文的十世班禅大师纪念塔碑共四块。此外,该寺形藏《甘珠尔》、《丹珠尔》等佛经四千余部。
文都”藏语为牛犊山下游之地,因此而得寺名,意思为“文都大寺吉祥闻思法轮洲”。文都大寺紧靠森林,坐西向东,依山而建,远远看去,鳞次栉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有致,气势磅礴,使人立时便有肃穆敬仰之感;再环顾四周,松柏苍翠,环境幽雅,景色空旷宜人,难得的寂静,使人立时便有涤荡心灵的意愿;山坡上散养的牛羊,黑白相间的毛色点缀着绿葱葱的坡地,时而鸟鸣划空而去,没有城市中那种喧嚣的吵闹,清新无污染的空气充满着人的胸腔,任你无忧无虑的呼吸,使人立时便有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