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摄-摄影号
加载中...
打赏用户
{{item.NickName?item.NickName :"微摄用户"}}
{{item.Title}}
{{item.Title}}
{{storyInfo.NickName}}
您正在为《{{storyInfo.Title}}》打赏
输入金额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toryInfo.Title}}举报
作者最新摄影号
{{item.Title}}
举报
田彬聊文学八十四之《共鸣的环境和条件》(353)
【文仙雅阁】微摄·摄影号
总第4767期
共鸣的环境和条件
文/田彬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浔阳江头的送客之夜,欣赏了一曲琵琶,那凄婉动人、如泣如诉的音乐,使白居易禁不住泪下如雨,把青衫也浸湿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人还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我们把鉴赏中这种因作品引起鉴赏者思想感情强烈波澜的现象,称为“共鸣”。
共鸣”一词,本来是物理学中声学的一个概念。在文艺鉴赏中,人们借用这个词说明鉴赏过程中欣赏者和作品的感应关系,这是比物理上机械的“共鸣”现象要复杂得多的心理现象。简单地说,当欣赏文艺作品的时候,作家艺术家通过作品中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深深地打动和感染了欣赏者,使欣赏者也与之同喜怒、同哀乐,引起了欣赏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这种现象,就是文艺鉴赏中的共鸣。
“共鸣”现象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鉴赏活动之中。它不仅产生在欣赏本阶级的艺术作品的时候,这是不难理解的,而且在欣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艺术作品时,也会产生共鸣。当年那位琵琶女如果缺乏神妙的弹奏技艺,那根本不会引起听众的共鸣。但是,光有这个先决条件,还不一定要引起共鸣。欣赏者是否引起共鸣及共鸣的程度如何,还有欣赏者本身的多方面的原因。听琵琶女演奏的过程中,为什么最受感动的是那位“江州司马”白居易呢?一个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歌妓,一个是封建社会的官吏。他们共同的感受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要从他们的身世、遭际来看。由于当时皇帝听信奸臣的谗言,把白居易贬到离京城千里外的江州,作“司马”这样的闲职小官。遭到这个打击以后,诗人的心理十分寂寞凄凉。而那位琵琶女原来家住京城长安,十三岁就弹得一手好琵琶,年轻时因才貌双全,曾红极一时。但年华一逝,便沦落在寒江边。月夜弹曲,遣怀驱愁。在凄凄的弦声中,反映了歌女凄苦悲凉的身世,抒发了她抑郁悲愤的心情。白居易听到这凄清幽怨的琵琶声,想到自己一腔抱负、满腹诗文,却降职为闲官,报国无门,壮志难酬,遭遇与琵琶女一样凄苦,更添无限感慨。“江州司马青衫湿”,正是因为“同是天涯沦落人”,一个是艺人沦落的凄苦,一个是文人失意的悲愤。诗人是在哭琵琶女,也是在哭自己。就这样,琵琶女的一曲弹奏激起了江州司马的强烈共鸣。
由此看来,艺术鉴赏的共鸣现象的产生,一是由于作品中的形象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二是由于欣赏者与作者或其作品中的人物因所接触的社会矛盾类同,或者生活处境近似,或者实践经验相通,往往有某些相似之处。正因为如此,优秀文艺作品,总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作者简介】
田彬,1950年生,内蒙古武川县人,中共党员,文学一级创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6年12月参加工作,入职内蒙古水利厅驻清水河水利专业队,1969年调武川县广播站当编辑,1973年调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当专业记者,1984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历任内蒙古广播电视报主编、内蒙古广播电视厅办公室副主任、内蒙古广播电视厅文艺部副主任、内蒙古日报社经营管理处处长、内蒙古日报社新闻研究所所长、内蒙古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正处级)、机关事务中心主任兼内蒙古小环球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老干处处长等职。2000年调内蒙古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
作品来源:田彬先生微信公众号《疯长的茅草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