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摄-摄影号
加载中...
打赏用户
{{item.NickName?item.NickName :"微摄用户"}}
{{item.Title}}
{{item.Title}}
{{storyInfo.NickName}}
您正在为《{{storyInfo.Title}}》打赏
输入金额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toryInfo.Title}}举报
作者最新摄影号
{{item.Title}}
举报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成立70周年大会在漳州隆重召开!
漳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成立70周年 2019年4月27日,漳州市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在漳州宾馆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成立70周年大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简称“边纵”),是解放战争时期战斗在闽粤赣边梅州、潮汕、闽西、闽南和赣州几个地区三四十个县市的一支人民子弟兵。闽粤赣边纵队扎根老苏区、老游击区,以老红军为领导骨干,部队由小到大,从开始的180多人,发展到20000多人,创建了东接闽浙赣、西连粤赣湘的大块根据地,形成解放华南的重要战略基地,为福建、广东两省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9年是闽粤赣边纵队作战史上战果最为辉煌的一年,经过发动春季攻势,潮普惠南揭丰平原战役,争取梅州、闽西起义,攻克闽南六县城,抗击国民党溃军,最后配合南下大军解放边区全境,边纵队指战员发展到2.1万人,消灭敌人3.3万多人,缴获各种武器2.3万件,解放38个县市,其中8个县是配合南下大军和闽浙赣边区党领导的闽中游击队解放的。这些重大胜利,是在解放大军压境或直接进攻下取得的,是在华南分局领导下,边区党委和边纵队领导人正确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边纵队指战员不怕牺牲,英勇善战,以及边区广大人民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的结果。 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成立时间:1947年5月 成立地点:大埔坪沙 司令员:刘永生 政委:魏金水 总兵力:2.1万人(1949年) 简介:中共中央于1946年底发出指示,要求南方各省配合正面战场,根据不同情况,有条件地、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闽粤赣边工委立即进行动员,制订方案,派工委书记魏金水去香港,向香港分局请示汇报,确定了“先粤东后闽西南”的行动方针后,把边区工委从永定迁到广东大埔,以保存下来的老红军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同志为骨干,于1947年5月在大埔坪沙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东支队,当时仅有3个班、29人,以刘永生为支队长,杨建昌为政治委员。从1947年5月至1948年3月,经过约十个月的转战,游击队摧毁了国民党60多个区乡基层政权,歼敌2000多人,同时放手发动群众,反对“三征”(征兵、征粮、征税),开仓济困,建立农会、民兵组织,恢复和新建了一批游击支点,边区的武装力量也从初建时的180多人,发展到2600多人。 1948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批准建立闽粤赣边区纵队,任命刘永生为司令员,魏金水为政委,铁坚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朱曼平为副政委,林美南为政治部主任 1949年1月1日,新华社播发了闽粤赣、粤赣湘、桂滇黔三个边纵队正式成立的宣言。闽粤赣边纵队正式成立后,将原来按地域建制的番号,改为统一的部队番号,将梅州、潮汕、韩江、闽西、闽南支队,依次改为边纵队第一、第二、第四、第七、第八支队。经扩军和整训,边纵队人数由8000多人增至1万人。军事、政治素质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成为华南地区一支人民解放军劲旅。 闽粤赣边纵队的战斗历程,可以分作四个阶段。 一、重建武装,以粤东为主要出击方向,广泛摧毁国民党区乡政权,建立游击根据地(1947年3月~1948年3月)闽粤赣边纵队的基础和前身,是抗日战争后期边区各地共产党组建的三支抗日反顽武装队伍,即活动在闽西南和闽粤边的王涛支队;活动在潮汕地区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活动在梅州地区梅县、大埔、蕉岭和福建武平的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 1946年冬,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已5个多月,南方形势起了很大变化。11月6日中央发出《对南方各省工作的指示》,指出现在南方各省国民党正规军大批调走,征兵、征粮普遍施行,正是我党发动游击战争的好时机,要求有条件的地区立即开展游击战争。 1947年1月,中央决定设立香港分局,方方任分局书记,领导华南武装斗争和城市工作。2月,香港分局和广东区党委向中共闽粤边工委(后改为闽粤赣边工委)传达中央指示并提出首先在老苏区的闽西南发动战争的意见。时任边工委特派员的魏金水立即召开会议研究,一致拥护中央关于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但与会同志认真分析了闽西南和粤东两个地区的主客观条件之后,认为战争应先从粤东发动,以粤东为主要出击方向,于是提出了“先粤东后闽西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魏金水旋即到香港向方方汇报请示,得到香港分局的同意并报党中央批准。 漳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曾一石副主任 漳州市民政局社团办何志雄主任 福建省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卓创光副会长 漳州市党史协会陈振煌副会长兼秘书长 漳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陈溪文同志 漳州市长江支队历史研究会黄晋闽副会长兼秘书长、李萍同志 漳州市南下服务团方副会长 漳州市闽南公学研究会郑君副会长 漳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党支部蔡志辉书记、黄石成宣传委员兼办公室主任 漳州市红色文化教育研究会 漳州市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老领导、老同志及外省市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的老领导、老同志 融媒智库、闽南日报社 全体起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全体同志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烈士们集体默哀致敬! 漳州市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陈建英会长主持70周年纪念大会。 漳州市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曾一石同志为全体以会同志讲授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光辉的革命史! 福建省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卓创光副会长做重要讲话。 中共漳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兼合式党支部蔡志辉书记、黄石成宣传委员兼办公室主任与漳州市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柯鲁生秘书长在大会现场合影留念。隆重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成立70周年有缘再聚红色故土、花样漳州,同志们激动万分,纷纷握手祝贺、热情互动,整个活动现场温馨感人。 漳州市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严明老同志精神矍铄,他亲笔诗词回忆记录那段难忘的军旅岁月! 闽粤赣边纵老同志胸前佩戴的纪念勋章,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向革命老前辈致敬问候! 它不仅仅是一枚纪念章,更是一段永不磨灭的革命历史!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成立70周年大合影容后补上。会后,漳州市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还将组织部分闽粤赣边纵的老领导、老同志召开恳谈会、交心会,虚心听取同志们对如何继续做好传承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优良革命传统精神建言献策!漳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成立70周年活动圆满成功! 融媒智库漳州报道:15059204488
融媒智库:漳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成立70周年大会! 2019年4月27日,漳州市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在漳州宾馆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成立70周年大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简称“边纵”),是解放战争时期战斗在闽粤赣边梅州、潮汕、闽西、闽南和赣州几个地区三四十个县市的一支人民子弟兵。闽粤赣边纵队扎根老苏区、老游击区,以老红军为领导骨干,部队由小到大,从开始的180多人,发展到20000多人,创建了东接闽浙赣、西连粤赣湘的大块根据地,形成解放华南的重要战略基地,为福建、广东两省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9年是闽粤赣边纵队作战史上战果最为辉煌的一年,经过发动春季攻势,潮普惠南揭丰平原战役,争取梅州、闽西起义,攻克闽南六县城,抗击国民党溃军,最后配合南下大军解放边区全境,边纵队指战员发展到2.1万人,消灭敌人3.3万多人,缴获各种武器2.3万件,解放38个县市,其中8个县是配合南下大军和闽浙赣边区党领导的闽中游击队解放的。这些重大胜利,是在解放大军压境或直接进攻下取得的,是在华南分局领导下,边区党委和边纵队领导人正确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边纵队指战员不怕牺牲,英勇善战,以及边区广大人民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的结果。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成立时间:1947年5月 成立地点:大埔坪沙 司令员:刘永生 政委:魏金水 总兵力:2.1万人(1949年) 简介:中共中央于1946年底发出指示,要求南方各省配合正面战场,根据不同情况,有条件地、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闽粤赣边工委立即进行动员,制订方案,派工委书记魏金水去香港,向香港分局请示汇报,确定了“先粤东后闽西南”的行动方针后,把边区工委从永定迁到广东大埔,以保存下来的老红军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同志为骨干,于1947年5月在大埔坪沙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东支队,当时仅有3个班、29人,以刘永生为支队长,杨建昌为政治委员。从1947年5月至1948年3月,经过约十个月的转战,游击队摧毁了国民党60多个区乡基层政权,歼敌2000多人,同时放手发动群众,反对“三征”(征兵、征粮、征税),开仓济困,建立农会、民兵组织,恢复和新建了一批游击支点,边区的武装力量也从初建时的180多人,发展到2600多人。 1948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批准建立闽粤赣边区纵队,任命刘永生为司令员,魏金水为政委,铁坚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朱曼平为副政委,林美南为政治部主任。1949年1月1日,新华社播发了闽粤赣、粤赣湘、桂滇黔三个边纵队正式成立的宣言。闽粤赣边纵队正式成立后,将原来按地域建制的番号,改为统一的部队番号,将梅州、潮汕、韩江、闽西、闽南支队,依次改为边纵队第一、第二、第四、第七、第八支队。经扩军和整训,边纵队人数由8000多人增至1万人。军事、政治素质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成为华南地区一支人民解放军劲旅。历史闽粤赣边纵队的战斗历程,可以分作四个阶段。一、重建武装,以粤东为主要出击方向,广泛摧毁国民党区乡政权,建立游击根据地(1947年3月~1948年3月)闽粤赣边纵队的基础和前身,是抗日战争后期边区各地共产党组建的三支抗日反顽武装队伍,即活动在闽西南和闽粤边的王涛支队;活动在潮汕地区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活动在梅州地区梅县、大埔、蕉岭和福建武平的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1946年冬,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已5个多月,南方形势起了很大变化。11月6日中央发出《对南方各省工作的指示》,指出现在南方各省国民党正规军大批调走,征兵、征粮普遍施行,正是我党发动游击战争的好时机,要求有条件的地区立即开展游击战争。1947年1月,中央决定设立香港分局,方方任分局书记,领导华南武装斗争和城市工作。2月,香港分局和广东区党委向中共闽粤边工委(后改为闽粤赣边工委)传达中央指示并提出首先在老苏区的闽西南发动战争的意见。时任边工委特派员的魏金水立即召开会议研究,一致拥护中央关于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但与会同志认真分析了闽西南和粤东两个地区的主客观条件之后,认为战争应先从粤东发动,以粤东为主要出击方向,于是提出了“先粤东后闽西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魏金水旋即到香港向方方汇报请示,得到香港分局的同意并报党中央批准。 漳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曾一石副主任 漳州市民政局社团办何志雄主任 福建省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卓创光副会长 漳州市党史协会陈振煌副会长兼秘书长 漳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陈溪文同志 漳州市长江支队历史研究会黄晋闽副会长兼秘书长、李萍同志 漳州市南下服务团方红副会长 漳州市闽南公学研究会郑君副会长 漳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党支部蔡志辉书记、黄石成宣传委员兼办公室主任 漳州市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老领导、老同志及外省市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的老领导、老同志 融媒智库、闽南日报社 全体起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全体同志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烈士们集体默哀致敬! 漳州市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陈建英会长主持70周年纪念大会。 漳州市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曾一石同志为全体以会同志讲授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光辉的革命史! 福建省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卓创光副会长做重要讲话。 隆重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成立70周年之际,有缘再聚红色故土、花样漳州。 同志们激动万分,纷纷握手祝贺、热情互动,整个活动现场温馨感人。 漳州市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严明老同志精神矍铄,他亲笔诗词回忆记录那段难忘的军旅岁月! 闽粤赣边纵老同志胸前佩戴的纪念勋章,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向革命老前辈致敬问候! 它不仅仅是一枚纪念章,更是一段永不磨灭的革命历史!
漳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成立70周年 2019年4月27日,漳州市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在漳州宾馆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成立70周年大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简称“边纵”),是解放战争时期战斗在闽粤赣边梅州、潮汕、闽西、闽南和赣州几个地区三四十个县市的一支人民子弟兵。闽粤赣边纵队扎根老苏区、老游击区,以老红军为领导骨干,部队由小到大,从开始的180多人,发展到20000多人,创建了东接闽浙赣、西连粤赣湘的大块根据地,形成解放华南的重要战略基地,为福建、广东两省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9年是闽粤赣边纵队作战史上战果最为辉煌的一年,经过发动春季攻势,潮普惠南揭丰平原战役,争取梅州、闽西起义,攻克闽南六县城,抗击国民党溃军,最后配合南下大军解放边区全境,边纵队指战员发展到2.1万人,消灭敌人3.3万多人,缴获各种武器2.3万件,解放38个县市,其中8个县是配合南下大军和闽浙赣边区党领导的闽中游击队解放的。这些重大胜利,是在解放大军压境或直接进攻下取得的,是在华南分局领导下,边区党委和边纵队领导人正确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边纵队指战员不怕牺牲,英勇善战,以及边区广大人民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的结果。 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成立时间:1947年5月 成立地点:大埔坪沙 司令员:刘永生 政委:魏金水 总兵力:2.1万人(1949年) 简介:中共中央于1946年底发出指示,要求南方各省配合正面战场,根据不同情况,有条件地、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闽粤赣边工委立即进行动员,制订方案,派工委书记魏金水去香港,向香港分局请示汇报,确定了“先粤东后闽西南”的行动方针后,把边区工委从永定迁到广东大埔,以保存下来的老红军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同志为骨干,于1947年5月在大埔坪沙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东支队,当时仅有3个班、29人,以刘永生为支队长,杨建昌为政治委员。从1947年5月至1948年3月,经过约十个月的转战,游击队摧毁了国民党60多个区乡基层政权,歼敌2000多人,同时放手发动群众,反对“三征”(征兵、征粮、征税),开仓济困,建立农会、民兵组织,恢复和新建了一批游击支点,边区的武装力量也从初建时的180多人,发展到2600多人。 1948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批准建立闽粤赣边区纵队,任命刘永生为司令员,魏金水为政委,铁坚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朱曼平为副政委,林美南为政治部主任 1949年1月1日,新华社播发了闽粤赣、粤赣湘、桂滇黔三个边纵队正式成立的宣言。闽粤赣边纵队正式成立后,将原来按地域建制的番号,改为统一的部队番号,将梅州、潮汕、韩江、闽西、闽南支队,依次改为边纵队第一、第二、第四、第七、第八支队。经扩军和整训,边纵队人数由8000多人增至1万人。军事、政治素质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成为华南地区一支人民解放军劲旅。 闽粤赣边纵队的战斗历程,可以分作四个阶段。 一、重建武装,以粤东为主要出击方向,广泛摧毁国民党区乡政权,建立游击根据地(1947年3月~1948年3月)闽粤赣边纵队的基础和前身,是抗日战争后期边区各地共产党组建的三支抗日反顽武装队伍,即活动在闽西南和闽粤边的王涛支队;活动在潮汕地区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活动在梅州地区梅县、大埔、蕉岭和福建武平的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 1946年冬,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已5个多月,南方形势起了很大变化。11月6日中央发出《对南方各省工作的指示》,指出现在南方各省国民党正规军大批调走,征兵、征粮普遍施行,正是我党发动游击战争的好时机,要求有条件的地区立即开展游击战争。 1947年1月,中央决定设立香港分局,方方任分局书记,领导华南武装斗争和城市工作。2月,香港分局和广东区党委向中共闽粤边工委(后改为闽粤赣边工委)传达中央指示并提出首先在老苏区的闽西南发动战争的意见。时任边工委特派员的魏金水立即召开会议研究,一致拥护中央关于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但与会同志认真分析了闽西南和粤东两个地区的主客观条件之后,认为战争应先从粤东发动,以粤东为主要出击方向,于是提出了“先粤东后闽西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魏金水旋即到香港向方方汇报请示,得到香港分局的同意并报党中央批准。 漳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曾一石副主任 漳州市民政局社团办何志雄主任 福建省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卓创光副会长 漳州市党史协会陈振煌副会长兼秘书长 漳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陈溪文同志 漳州市长江支队历史研究会黄晋闽副会长兼秘书长、李萍同志 漳州市南下服务团方副会长 漳州市闽南公学研究会郑君副会长 漳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党支部蔡志辉书记、黄石成宣传委员兼办公室主任 漳州市红色文化教育研究会 漳州市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老领导、老同志及外省市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的老领导、老同志 融媒智库、闽南日报社 全体起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全体同志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烈士们集体默哀致敬! 漳州市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陈建英会长主持70周年纪念大会。 漳州市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曾一石同志为全体以会同志讲授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光辉的革命史! 福建省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卓创光副会长做重要讲话。 中共漳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兼合式党支部蔡志辉书记、黄石成宣传委员兼办公室主任与漳州市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柯鲁生秘书长在大会现场合影留念。隆重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成立70周年有缘再聚红色故土、花样漳州,同志们激动万分,纷纷握手祝贺、热情互动,整个活动现场温馨感人。漳州市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严明老同志精神矍铄,他亲笔诗词回忆记录那段难忘的军旅岁月!闽粤赣边纵老同志胸前佩戴的纪念勋章,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向革命老前辈致敬问候!它不仅仅是一枚纪念章,更是一段永不磨灭的革命历史!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成立70周年大合影容后补上。会后,漳州市闽粤赣边区历史研究会还将组织部分闽粤赣边纵的老领导、老同志召开恳谈会、交心会,虚心听取同志们对如何继续做好传承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优良革命传统精神建言献策!漳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成立70周年活动圆满成功!融媒智库漳州报道:15059204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