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摄-摄影号
加载中...
打赏用户
{{item.NickName?item.NickName :"微摄用户"}}
{{item.Title}}
{{item.Title}}
{{storyInfo.NickName}}
您正在为《{{storyInfo.Title}}》打赏
输入金额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toryInfo.Title}}举报
作者最新摄影号
{{item.Title}}
举报
读《回族驼运》笔记:驼工是怎么样走过万里茶道的
读《回族驼运》笔记:驼工是怎样走过的万里茶道的
作者/孙树恒
一
最早了解驼运的艰险路途是在看知名作家邓九刚老师的小说《大盛魁商号》,一开篇就遇到“死亡大峡谷”“牛领房就是因为贪图省却二十天时间,冒险带着驼队闯进了毛尔古沁峡谷,(由于山体滑坡)结果酿成了一千三百八十峰骆驼、十六只护卫狗、七十六名驼夫、一名专为驼夫治病的随队医生,还有两名俄罗斯随行客人全部丧生的惨剧。”可见了解驼运风险可见一斑。近期读了内蒙古文史专家、著名学者代林老师主编的《回族驼运》一书,让我对驼运的艰难路程拉近了距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对于驼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大盛魁”。前有内蒙古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的《旅蒙商大盛魁》,后有代林、马静牵头主编的《大盛魁闻见录》,还有邢野主编的《旅蒙商通览》,知名作家邓九刚先生的文学作品《大盛魁商号》,还有著名导演王新民导演的电视连续剧《大盛魁》,使这个退出历史舞台近百年的巨商开始复活,并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抑或成为一个大众所关注的话题。但我们的驼运不仅仅有“大盛魁”,而且应该有多家或大或小的商号、店堂。
代林老师在《回族驼运》里访谈的“德厚堂”曹家的驼队、“福喜堂”杨家的驼队、逯家的驼队等几家回族商家经营的驼队,一些对驼队的记载和历史价值,是代林老师开辟了万里茶道研究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领域。
二
代林老师在《回族驼运》跋中认为,内蒙古的驼运起源,我们没有看到确切的记载,应当讲很遥远。但是有清代,将其发展到鼎盛,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驼道。绥远到外蒙古,再到苏联、绥远到新疆等地,驼道主要有四条,即前营路、后营路、库伦路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开辟的归绥至古城子路,过去的驼队在内、外蒙古的边界行走,忽南忽北,后来开辟的这条路只在内蒙古一侧行走了。驼道是基本固定的,但可以用不同方式表达和陈述。骆驼曾架起一个悠长深邃的历史隧道,在这个长长的隧道里深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骆驼这种非常温顺的动物,它以耐干旱,抗疾病,负重不吃不喝的情况下,连续走三天而体力不减而深受人类喜爱。 在蒙古草原上,一般的晋商常使用的是四子王旗产的骆驼,体型适中,最适合中短途运输,还有就是阿拉善的骆驼,比其它地方的骆驼更耐劳一些。鄂尔多斯的骆驼毛色较浅,驼蹄比较大,非常适合走沙漠。最好的骆驼是产自外蒙古的骆驼,这种骆驼体型比其它地方的骆驼高大,四肢比较粗壮,一般骆驼拖一担二,外蒙古的骆驼能拖一担四,但它吃的也比其它骆驼多,一般骆驼一顿吃三十斤草料,而“得思更”等地的骆驼吃四五十斤草料。
骆驼是其主要的长途运输工具,在一个历史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而不可替代的。内蒙古西部的回族驼运一度形成较大规模,成为这个领域的生力军,其事功被历史证明。在“大盛魁”“天义德”“元盛德”等大商号的发展兴旺过程中,相应的产业链“驼庄”应运而生,在归化城又衍生出了大大小小的骆驼养殖户,据口述资料描述,当时归绥养骆驼的百十来家。因此旧时的归化又称做万驼之城。驼工拉骆驼走前营,前营是外蒙古的乌里雅苏台,后营是科布多,库伦是现在的乌兰巴托,也叫大圐圙,乌里雅苏台距离归化城六千五百多华里,科布多六千八百多华里,库伦最近,一千五百多华里。
邓九刚老师在《大盛魁商号》小说里叫驼夫,代林老师在《回族驼运》里叫驼工,其实是一样的。邓九刚老师父亲拉骆驼去过新疆,代林老师爷爷和父亲都是拉骆驼的,他们对驼工有着天然 的亲近感。代林老师是回民,自然对回族驼运给予更多的关注,都有着驼工的慈悲和情结。
三
驼队沿着古老的路线,再根据实际情况,有的走出了共九条通往前营,后营,大圐圙的驼道,这是一条充满骆工血泪史的艰辛道路,其艰辛程度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代林老师认为,拉骆驼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回族人民吃苦耐劳,有一定的冒险精神,他们对"沙漠之舟,雪地旱船"的骆驼有着天然的喜爱,学习圣行,选择这种驮畜为谋生手段和生存职业,也许是造物主的安排。一些回族大户,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纷纷涉足驼运,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其艰苦的路程也是难以想象的。
1、据代林老师根据陈玉山口述,驼工准备出发之前,货已备齐,商人把内地大量的绫罗绸缎、铁木瓷器、药材香料、日用百货、茶叶烟草等运到销往内蒙古、新疆、外蒙古和俄罗斯,又将他们的绒毛、皮张、盐碱土特产等汇集多伦,然后销往中国各地。一般东家允许带点私货,预先开几个月的工钱,给家里留足生活费。东家预备好并带足一路吃的炒米、炒面和晾干的馒头等,装在皮搭子里。由锅头管理,“炒米炒面尽得拧,想吃干粮不可能”每个驼工都必须随身携带火镰,火镰是用来在野外生火做饭用的必须品。 每个驼工带吃的不能太多,所带的食物都是精心计划好的,要带一个装水用的皮囊。
有两种驼叉子,领房子保管的,内装针线包和驼工用药等,小的是由掌柜保管,装钱、票据信函和贵重物品。王世民和王世权在《驼道拾零》里说,行前每人再炒点牛羊肉酱,放在羊肚子里。回族驼队 一般每年秋天即农历七八月份出发,约走七八十天到新疆或周边地区。经过休整到腊月或第二年正月从新疆或周边地区返回,约三四月份到家。
2、丹昌国在《呼和浩特驼运概况》里介绍,驼工每人拖着一双十来斤重的靴子,开始了一天的行程。在《青城故事-驼铃》里王殿和介绍,驼队冬天走穿皮袄、皮裤、毛袜子、大鞋,一只鞋就是二斤重。过去的驼工穿着厚实而又笨重的服装,他们的身体营养状况远不如现在的人,可他们迈着驼工特有的步伐一天最少也走四十公里左右,路上还要干至少一天两次起垛和卸垛子的重体力活,却能凭借顽强的意志,持续不间断的走上几千华里顶风冒雪路程,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出发时要举行一个穆斯林欢送仪式,叫接“都尔依”。
在沙漠没有水,熬不住时就在骆驼撒尿时用缸子接上三两口,这样子维持生命。所以在驼路上,经常会看到死去驼工的骨骸,每当此时驼工心里都很难过,只好默不作声的赶路,骆驼这时似乎也知道主人的心情,刚才还不时的发出一些声响,此刻也是变得无声无息了。驼工不管大便小便,驼队是不会停下来的。驼工都有野外生存能力,有时自己缝缝补补,用钩针编织袜子。
3、 一链子骆驼有十七八个骆驼,一个驼工管理,一个驼队也就十几个驼工,一顶房子大约有二百峰左右骆驼,不等。也有时少东家也跟着,在最前面是领房子的,领房子在最前面,都是一些精明的人,他对驼道环境是十分了解。勘探路线,负责在哪里休息,在哪里宿营。在驼队的最后边一峰骆驼脖子上挂着一个铜铃,如果突然听不到铃声了,说明丢下了一峰骆驼。
首峰骆驼脖子上也挂着一个比后面骆驼小一点的驼铃,它起到一种号令的作用,其它骆驼一听的首峰骆驼的铃声,就知道该出发了。也是防止骆驼掉队,避免迷路。驼工还带着十几条蒙古獒,这种狗虽然体型没藏獒那么大和凶猛,但比一般的狗厉害,在草原上狼是不敢靠近这种蒙古犬的,所以到了夜晚在荒无人烟的草原上宿营,全靠它来看护骆驼。帐篷是驼队的主要生活用具。里外层用布,中间是厚毡子糨合而成,立起来是梯型,展开是椭圆型。每天心走时间多在下午1-5点左右到夜间12时前。
4、王世民和王世权在《驼道拾零》里说,驼队有四怕;一怕土匪抢劫。二怕狼害,人和骆驼容易受伤,三怕阴雨天,做不了饭,睡不了觉,四怕骆驼吃错草,中毒。过去拉骆驼最麻烦的是遇到土匪,一般大驼队聘用官府的武装押运队,住宿都在沿途的驿站,过驿站都要收取过路费,虽然安全但这样成本却很高,所以驼队不太愿意雇佣镖局来押运。领房子的人都是很有经验的人,为了避开土匪和关卡,他们不断的开辟新的道路。
当驼队悄悄的避开关卡或土匪出没的地段,驼工会把驼铃取下来,避免铃声招来土匪或着官府的税吏,把脚步放轻,避免发出咳嗽等声音,这时骆驼也非常通人性,它们也不再发出任何声音,它的步伐也迈的和平时不一样,蹄子抬的也比较高,避免碰到石头等物品发出声音。等过了危险地段后驼工放松了紧绷的神经,开始相互说话,咳嗽吐痰等,骆驼也放松了,也跟着发出各种鸣叫声,因此驼工倍加爱护这种很通人性的动物。王世民和王世权在《驼道拾零》里说,驼户老马爷等七人就遇到土匪,全被杀了。他们驼队走到毛达不素的地方时,遇到国民党散兵游勇,互相打起来了,只给了8个大洋就走了。
代林老师在写《德厚堂曹氏家史》里,就有一次遭遇蒙古国扣押的事件,赶走2000余峰骆驼,死了150余峰骆驼,可母驼又下了150余峰晓驼,总数基本均等。驼队前后8个月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倍尝苦辣,终于告别了如梦似幻,食不甘味的时期。代林老师说,她爷爷拉骆驼时就遇到土匪,最后化险为夷。丹昌国在文章里介绍,据老驼工回忆,寒冬腊月经过戈壁滩时,他们经常一觉醒来,大雪掩盖了帐篷,骆驼也被大雪覆盖,只露出来两个鼻子窟窿喷射出 的两股长长的热气。
在达乌德《驼家生活》里这样描述一个片断:
“天方破晓,即闻帐外呼驼之声,盖牧驼驼夫已起身矣。牧驼之处,普通去房子约三四里。万层山里,或加梗(蒙地矮小树木)深深,则驼影不能见,若平原大野则见远驼蠕动、隐闻驼夫呼声。驼一起身大头遂醒,乃燃火烧水,和面做条,约九时许、始毕其事。二头继起,乃向大家高呼,众人由睡梦惊醒,各寻己之碗箸,无上下之分,皆食大桶之酱。酱咸甚,一碗面条置少许即可,不然即咸不能食,食毕又皆就睡,由另一二驼夫往驼群处,更换牧驼之驼夫,是之谓"换班"。已牧之驼夫。寻由二头为之煮面,食毕亦睡。或有不睡者,亦操作不息。日渐西下,人之精神多已复原。二头再起,燃火饮茶,众乃相聚而饮,有饥饿者,只食炒米及炒面,不惯者难以下咽。然不能不食,盖每日只一饭也。众饮毕,乃为牧驼者另备一铜壶,置于火坑中,不许他人再饮…”
人类之最苦者,莫过于驼夫。
四
在代林老师《旅蒙商的驼队生活》说,其实拉骆驼是非常艰辛的,苦不堪言可以讲,你看他那个腿,就那种O型腿。
在《回族驼运》里有文章介绍了拉骆驼的歌谣,道出了驼工的辛酸故事,深刻描述了驼工拉骆驼途中的艰苦情景。
在丹昌国在《呼和浩特驼运概况》里《叹十声》这样唱到:
拉骆驼实苦情,苦不过第一声,
撂父母撇妻子,自己充勇军,
刮大风下大雪,寒冷路难行。
拉骆驼实苦情,苦不过第二声
怕刮风怕下雨,又怕拉大程…
在代林老师《驼调初考》里这样唱到:
《拉骆驼路程歌》
自幼儿长大在归绥地面,
上有老下有小度日如年。
天遭旱地遭荒黎民受难,
无奈何我拉驼要去远边;
叫媳妇昼夜里缝补衣衫,
起程时带毛袜又套铁鞋。
…
走盐池过新沟日落西山,
黄土地好凄凉不见人烟。
进肃州过城门里面是平川,
买路票准备好明天过关。
一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
谁知道哪天哪日把家还?
往前瞅,戈壁滩,
往后瞭,鬼门关;
无人烟,无田苗,全是沙原,
沿途中见白骨叫人心寒。
路难行口发干我咬紧牙关,
走得我头晕眼花双腿发酸。
进安西过玉门黄沙地面
,听人说古至今常有战乱,
一月里刮大风二十九天,
有一日不刮风还是阴天。
…
《驼工泪》
拉骆驼,走后营,蒙古独立路不通,人家说咱是外国人,
扣住骆驼不放行。
真是吓死人…~-
闻西北。走古城。
盛世才关了进疆的门。
妻儿老小难撒下。
眼泪湿衣襟。
再也回不了归化城、孤身沦为异乡人﹣-外蒙、新疆走不成。
只好走甘宁,
躲官卡,怕散兵。遍地土匪活刁人。
拉驼人儿不保命。
苦死个受苦人……
的世驼工苦了自己两条腿,
哈骑爽,
歇个脚挣点钱回家度光景,咿呀唉。
这些驼道上的小调,一直流传到了今天。语言朴实,情感真切,是历经千辛万苦的驼工,在倾吐着自己的心声,在表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令人心酸,荡气回肠。这些驼调都有着深刻的情感内涵,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和感动,历史不会磨灭他们在开辟万里茶道的功绩,在促进跨国交流民族融合共同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西部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通俗文艺研究会副秘书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