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摄-摄影号
加载中...
打赏用户
{{item.NickName?item.NickName :"微摄用户"}}
{{item.Title}}
{{item.Title}}
{{storyInfo.NickName}}
您正在为《{{storyInfo.Title}}》打赏
输入金额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toryInfo.Title}}举报
作者最新摄影号
{{item.Title}}
举报
展览资讯|《拾年·达里雅博依·Deryaboyi[沿河而徙]》刘辉影像作品展
素材来源:刘辉老师
2024年7月20日(本周六),摄影家刘辉历时10年时间拍摄创作的《拾年·达里雅博依·Deryaboyi [沿河而徙]——塔克拉玛干沙漠克里雅河尾闾最后的漠心牧人部族影像记录》影像摄影展览将于下午四点钟在成都大可艺术馆开幕,本次展览预计展出时间为2024年7月20日至9月15日。
《拾年·达里雅博依·Deryaboyi [沿河而徙]——塔克拉玛干沙漠克里雅河尾闾最后的漠心牧人部族影像记录》全面展现了摄影家刘辉历时10年时间,用人类学研究的田野调查方式,对于田县达里雅博依乡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的全过程进行了翔实的走访调查和沉浸式视觉记录,用26次访问行程,留下17万余幅影像和108万文字记述完成了一部具备民族影像志特性的记录影像文本。
摄影家刘辉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无需向世人倾诉什么?因为这是我自己无悔的选择,但我可以欣然地告知人们,我用了十年时间完成自己的心愿,用独立的视觉观看守望达里雅博依。梳理走过的十年,时常有自己都无法相信自己的时刻,当我面对着浩如烟海的影像资料和文件记录蔚成大观,我相信用自己一生中最难忘的十年完成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克里雅河尾闾漠心牧人部族的影像,会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时代记忆。
达里雅博依人世代沿袭吃“库买其”(在沙子里烤制的面饼),这是他们的饮食习俗。随对外交往增多,他们把绿洲农区烤制“卡克其馕”的习俗带进沙漠,很快成了他们的主食品种。快过古尔邦节了,三小队的海且木汗·吐孙江(左一)和姐妹们正在为过节烤制“卡克其馕”。
生于 1940 年的四小队木沙·肉孜老人,74 岁是全乡唯一一个毕生没去过县城的人,也是一个多半辈子住在“地窝子萨特玛”(半掩式胡杨窝棚)的人。2013 年洛浦地震后,乡上给他建了抗震房,老人搬出了“地窝子萨特玛”,但他还是喜欢每天守在已经废弃的老窝棚门口。
多少年来,“库买其”(在热沙子中烤熟的面饼)是维系达里雅博依人生存的主食品种。早年间,通过骆驼驮客把沙漠中的畜产品和大芸运出去,以物物交换方式换回面粉十分不易。时常是烤制一块“库买其”就是全家人一天的主食。今天,海茹汗·塞地(图左者)为招待放假回来的外甥女努尔曼古丽·买提库尔班(图右者)烤“肉库买其”(索和塔库买其)。
塔克拉玛干沙漠有浩莽的空间,但留给人的生存空间却很小,它赐予牧羊人一间小木屋,又将孤独塞满每户人家。在牧羊人不知道的幼年,已经被造物主打上了孤独的烙迹。随着一天天的长大,牧羊人有了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和未来的希望,在不大的空间里拥有一个夙心向往的伊甸园。
五、六小队的老牧羊人买提库尔班·托胡提是乡里的一位“名人”。说到他的名字,真有人说不上来,但说到“泡子老汉”(达里雅博依男人都有别名或绰号,且有使用别名的习惯)老少皆知。78岁的老人一辈子养羊放羊,健硕又风趣,是位受人尊敬的长者。他回到老村闲不住,帮儿子到胡杨林里收集胡杨树叶喂羊。
达里雅博依乡在铁热木村建有一所希望小学,自2012年秋季开学的新学期开始,1-3年级的孩子留在希望小学上课,4年级以上的学生全部要送到县城寄宿上学,国家施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每个新学期开学之际,乡政府要专门组织运力把学生送到县城报到。今天,家长涉水过河,带着孩子们赶往铁热木村,送孩子们去上学。
“库买其”(在沙子里烤制的面饼)是达里雅博依人每天的传统主食。烤制“库买其”是每一个达里雅博依女人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三小队巴吾东·卡司木的女儿乐肉罕·巴吾东(25 岁,图右一)烤制发面“库买其”的手艺远近闻名。邻居家快要出嫁的姑娘忙来沙罕·麦麦提明(19 岁,图右一)前来家中向姐姐讨教烤好“库买其”的方法。
克里雅河尾闾沿河带状绿洲每年春季冒出来的芦苇新芽给羊儿提供了最好的嫩草。这个时节很短暂。每户牧羊人家都会不失时机的抓住这个最好的牧放季节,让羊只(尤其是让初春出生的小羊)吃上鲜嫩芦苇来保证存活率。一小队买塞地·买司地克赶着羊群来到河东岸的芦苇春草场牧放,沙山下的草场一片生机盎然。
这天是巴扎日(集市日)。五、六小队依不拉因·吾吉阿不都拉和弟弟带着驼队去二十多公里外的胡杨林砍柴火,拉回到巴扎上就能卖掉。当拉柴火的驼队走过冰河冰面时,极容易发生骆驼滑摔的意外。弟弟木沙·吾计阿不都拉(图左一)和哥哥要在冰面上铺出一条沙路,然后再每次牵三峰骆驼,来回几趟把驼队安全带过冰河。
摄影家刘辉用他的毅力和对摄影艺术的执着追求,记录了这片土地和人们的生活变迁。从17万余幅影像和108万文字记述中,可以感受到那片神秘土地的原始美感,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牧人们的坚韧与智慧。这种史诗般的视觉记录,不仅让观者看到了影像之美,更深刻感受到背后的文化传承与时代变迁,同时也为这些影像背后的人物和故事所动容。这部作品,无疑是对我们民族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一次深刻而有力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