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奚树祥先生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作有关“塞北清华”内蒙古建筑学院始末的专题报告
7月11日下午,我再次荣幸地收到奚树祥先生通过微信发来的《内蒙古地区建筑风格的创作问题》。这是奚老62年前公开发表在内蒙古日报的一篇学术文章,时间定格于1962年3月22日。 奚老还不无幽默地留言:“1958年在内蒙工作时的旧文,博君一笑。”这是奚老谦虚,此文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不言而喻。
奚老当年写作此文并公开发表之目的,就是“为了繁荣自治区建筑艺术创作,为了地方风格进一步形成,探讨内蒙古地区的建筑特点,无论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是迫切的,这些特点应该产生于传统的继承、总结和今天的革新创造两方面正确的结合。”
高山仰止。我以十分虔诚之态度,及时回复:“奚老此文太棒了,60多年前的青年学者,已有如此高屋建瓴、实事求是、针对性强的前沿学术文章。” 我与奚老的忘年交情谊,就在这书文交往交流中愈加深厚,历久弥新。
内蒙古地区建筑风格的创作问题
文/奚树祥
在统一的社会主义新建筑风格(共性)规定之下,提倡建筑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不只是为了满足不同的建筑审美需要,而且是继承我国传统的建筑创作原则“因地制宜”的必然结果。
各个地区、不同民族、地理、经济、文化上的差别是形成建筑艺术地方风格的基础,把握住建筑上的地方特点,是地方建筑风格创作的核心。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建筑风格正处在形成过程,解放前的城市,杂乱无章,拥挤不堪,半殖民地半封建落后的城市风格非常突出。解放后城市面貌起了很大变化,改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进行了合理的城市功能分区,新建了大批公共、行政和居住建筑物,为劳动人民安排了卫生、便利的生活条件。除了少数形成于解放前而目前尚未得到改造的城镇局部地区,以及这些地区的个别建筑,在风格上尚能看到历史上阶级压迫、民族压迫的痕迹外,社会主义城市风格的雏形已基本形成,建筑艺术中的民族特点、地方风格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
为了繁荣自治区建筑艺术创作,为了地方风格进一步形成,探讨内蒙古地区的建筑特点,无论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是迫切的,这些特点应该产生于传统的继承、总结和今天的革新创造两方面正确的结合。
南方建筑着重通风降温,形成大窗、多窗,开敞通透,而内蒙古地区则着重防寒保暖,故墙厚少窗,南方丘陵地多产竹木,木构多,而内蒙古一般地区多用砖石、土坯,砌墙垒拱,固较封闭坚实,部分地区,如察哈尔右翼前旗等地,土屋构造坚固,为上质细腻的黄土带。因此,这个地方出现热工性质很好的窑洞或地上圆拱式住宅。呼盟一些地区出产很好的石料,出现一种墙角窗框为隅石加固的建筑,形象非常坚实稳重。而东部林区一带又出现一种井干式住宅。 内蒙古地区除东部少数地区外,大部为内蒙古高原,呼伦贝尔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兴安岭山地,春夏时风很大,随着十八世纪喇嘛教大量传入内蒙古,西藏高原的平屋顶形式,很自然的在内蒙古推行起来。 内蒙古广大农区一般民居也都采用极平缓的单坡屋顶,因一般民房跨度小,用粗糙的椽木两边一搭,或者用硬山搁檩的方法做成曲线很美的弓形屋面,除了预防烈风破坏外,也由于它构造简单,便于施工。在当时生产技术低、铁件缺乏的情况下,建造屋面较陡、跨度较大的坡屋顶要求较高的榫卯技术,构造也较复杂,故一般较少采用。这种屋顶也适合当地农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可在上面曝晒农作物等。 中部地区一些民居受到山西北部住宅等影响,多采用“鹌鹑尾”式单坡屋顶,全部屋面向阳,以增高室内温度,且能背风。院落组合上,以传统的四合院、三合院形式为主,这对于居住环境的安静,防止风砂是有利的。 也有许多住宅为了争取日照,形成东西行列式平面布局,需要指出,在许多一字行列式的平房住宅区里,由于构图的机械,显得过分呆板和单调,除了不易辨认外,而且形成人工风道,对防止风砂极为不利,这是目前平房住宅建设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可以学习传统的院落组合采用多家型独院式平房住宅,不仅能保证朝向有利于克服上述缺点,同时也降低了街坊建筑密度,提高了城市绿化水平。
城市绿化是地方建筑风格中重要的组成内容。利用绿地气温相对稳定的特点来调节内蒙古四季变化较大的气温,也可利于来减弱高原风砂,增加大气湿度,因此发达的绿化不仅是内蒙古城市加强群体效果、美化环境的有效措施,而且也应该是符合本地区实际功能需要的重要特点之一。 内蒙古地区在绿化上应该创造自己的特点。首先,在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上,除了考虑不同功能需要和一般绿化美的要求外,还应该注意到树种在地区和外形上的特点和性格。例如,初到呼和浩特的人对新华大街上的穿天杨都有极深刻的印象,它们高耸笔直地挺立在路旁,构成了很富有地方特征的城市风景线。在内蒙古地区,杨树不仅生长得较快,而且成活期也较长,可以成为很好的绿化树种。
此外如倔强结实的白桦和云杉,生命力旺盛的榆树,都具有北方树种的性格。婀娜多姿随风摇摆的柳树,虽然在内蒙古种植的很多,是一种很好的速成树种,但是在外形上,北方性格不够突出。内蒙古冬季长,还应该适当多种一些常青树。 其次是绿化设计,设计的原则也应该是“因地制宜”,一般来说,内蒙古地区由于地广人稀,气候寒冷,绿化不在于江南的纤巧细致,而应该注意成片的大面积处理。例如整片的草地,成片的树林,造成大尺度的空间对比,这钟成片树丛的出现是符合内蒙古多风砂的气候特点,在城市用地上,这种手法也是允许的。 城市大片公共绿地更需要注意这个特点。由于内蒙古东、西部是不同的,二种植被类型,气候和绿化现状不尽相同。所以在西部地区可适当地开辟一些牧场式开放型的公园。林丛中、草地上放逐一些鹿、兔等驯服动物,造成一种开畅生动的境界。东部区接近大兴安岭一带的城市,树木较多,有条件开辟成森林式开放型公园,林中空地可设置一些文化设施。 上述意见并不排斥运用丰富多样窗树种和细致纤巧的绿化手段的必要性,否则城市绿化将显得单调和贫乏,在一些地形比较复杂、面积较小的小游园中,或者在一些大型公园适宜的地方,学习江南造园的某些手法结合本区特点,采用一些细致纤巧的处理也是必要的。例如呼和浩特新华大街人委大楼前的一些街道,巧妙地把牵牛花和路灯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尝试。内蒙古博物馆前面的街心花园和博物馆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丰富了建筑群的艺术,烘托出博物馆静穆、洁净,富有纪念性的效果,但在许多城市里,对这一点注意不够。
在内蒙古人民生活中的色彩,是应受到很大的重视,它适应了人民在色彩上喜欢自然中美的需要,有着鲜明的民族用色特点。白色象征吉祥和纯洁,当他们献上圣洁的哈达时时表示自己的忠诚和祝福。紫色和靛蓝象征着内蒙古晴朗的天空,红色是象征人民的坚强和勇敢,绿色象征丰盛的草原。这些色彩我们可以从蒙古族服饰上,日用工艺品上大量看到。 在建筑色彩上也能找到它们的影响。美的概念产生于人类的生活斗争、生产斗争,被马克思称为“伟大的俄国学者和批评家”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给美下过一个精辟的定义:“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草原上的蒙古民族对于洁白的羊群和蒙古包,由于长期生产和生活的联系,能唤起他们内心美的情感。它们散布在碧绿的草地上,背后是宝石般的天空,色彩是动人的。藏式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善于运用平素的白粉墙来和华丽的檐口、暗红的木构、深重的窗洞形式形成对比,它对内蒙古地区的召庙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昆都仑召就是按照从西藏带回的图样施工的,运用了大量的白粉墙。此外如萨尔沁经堂、喇嘛库伦庙平顶殿、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的贝勒庙、阿拉善旗贺兰山北寺、麦得尔庙、呼图克图家庙……等,以及许多喇嘛住宅,也都大量运用了白粉墙。 在功能上白粉墙也是适合于内蒙古地区的。墙面洁白的召庙在草原上,几十里外就引人注目。内蒙古晴朗天较多,配置以大片绿化,浅色建筑便显得静穆和安祥。同时夏春季节浅色墙面在风砂中也不致显得灰暗无神。 解放后盖的一些建筑物有不少是应用了白粉墙或者相近的浅色调,如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畜牧厅、内蒙古轻工业厅、乌兰恰特剧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建筑师不仅要了解本民族人民喜爱什么颜色,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怎么样来运用这些颜色。蒙古民族善于利用对比。例如他们喜欢在绿色长袍上系一条红色的腰带,在群青和靛蓝色的长袍上系一条橙黄色的腰带,以及运用诸如此类色素和色度上的对比。 这种用色特点适应了色调单纯的草原环境,也是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呼和浩特席勒图召立面上,除了一般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冷色檐下彩画外,还在立面的二端,大胆地运用蓝绿色琉璃饰面砖来和缓红色的柱子形成色素上的强烈对比。包头市五当召洁白的墙面和黑色的窗框,深黑色的女儿墙,暗红色的木构形成了对比,这些用色上的民族特点,对我们建筑创作,是有许多启发的。
四、 装饰体材和小建筑形式
建筑装饰的小建筑形式在我国传统建筑艺术中受到很大重视,例如彩画、浮雕、牌楼、影壁、华表、石栏、宗教建筑中的经幢、壁画、陵墓建筑中的石柱、象生等。 内蒙古民族的图案装饰是很丰富的,如果它们运用得好,有助于突出地方建筑风格。呼和浩特蒙语说书厅、成吉思汗陵园圆顶上的云头华饰,内蒙古博物馆墙顶四周深茶色的民族图案“云练”,吉祥花纹和蒙古族“奥格路奇”花纹相结合的王府门帘,不仅很美而且富有特色。 东至海拉尔,西至临河、巴彦浩特广大北部地区的民居中,有大量丰富的窗棂花格,式样繁多,还有许多地区以透空花墙处理檐部的方法也很独特,这些需要我们进行发掘和整理。 古典召庙的屋顶上,别具匠心地设置了一些金幡、金羚羊、金盘和金刹,骤然看去是繁琐的,但是它们在阳光下闪烁着,非常成功地装饰了整个沉静的庙宇。 内蒙古博物馆主体上冠以奔向首都,象征吉祥体型健壮的“察岗马”,既继承了传统,丰富了民族感情,又象征自治区建设事业的飞跃发展,寓意很深,特点突出。 此外,路灯、栏杆、围墙、售货亭等都能成为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建筑形式。
五、 召庙形式的学习和借鉴问题
不少同志认为召庙是古老陈旧的宗教建筑,具有一种神秘气氛,在精神上是压迫人的。乌兰恰特剧院的造型就存在上述效果,因此建议在设计中基本上不采用这种形式。 召庙形式是可以运用,重要的在于如何运用。首先,历史上内蒙古地区在清朝以前留下的建筑实物很少。从乾隆、康熙时起,满蒙上层统治者进一步利用宗教来笼络和麻痹蒙族人民,因此在内蒙古各地修建了许多雄伟壮丽的喇嘛召庙。 据清末统计约有一千多所之多,分布在各处。它们很自然地成为内蒙古各族人民宗教生活、社会生活的中心。召庙的形式在三百年左右的发展中,日益丰富了,其中除了少数是汉式庙宇外,大部分都是藏式和藏汉混合式,后者基本上仍属藏式,主要是在屋顶上加建采光天窗,上复汉式歇山屋顶(此处讨论的是指后二者)。 召庙的建造者——劳动人民是怀着高度的宗教热情,怀着对佛来摆脱自己恶劣命运的幻想,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来从事建设的。因此召庙除了精神上有麻痹人民的作用外,同时它还具有人民性的一面。所以借鉴和学习这种形式是可以而且是必要的。 召庙随着人对自己命运掌握的程度,宗教观念的变化,它在精神上对人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很难要求一个虔诚的喇嘛教徒和一个无神论者对召庙有同样的精神感受。同一个建筑物在不同时期,由于社会功能不同,也可以引起完全不同的感受。 我们关心的是要吸取召庙从“精华”为今天的物质和精神功能服务。召庙在形式上确有许多地方是值得学习和继承的。例如大体积组合、各部分良好的比例和虚实关系,尺度合宜的前廊,色彩的运用,装饰小品,建筑群自由灵活随地制宜的布置原则,又如室内柱面饰以华丽的羊毛毡,使室内感觉温暖且有富丽堂皇的效果等。 其次是学习提高的问题。乌兰恰特剧院的设计,对于努力创造内蒙古地方建筑风格的尝试来说是应该赞扬和提倡的。但是有地方特点的作品在建筑艺术上不一定就是一件成功的作品。乌兰恰特剧院在造型上的虚实对比,大体形的对比是成功地学习了传统召庙的建筑形式,在色彩的运用和门廊尺度上,都比较亲切近人,但是在造型上还存在着比较多的缺点。如过于厚重的檐口,二侧过大的八角窗,楼梯间和整个立面的不协调以及楼梯间既紊乱又不稳定的窗洞排列,雀替下不合逻辑地立门窗,过于单薄的栏杆,建筑各部分交接的不够有机,这些都是设计中的缺点,通过建筑师的努力是可以克服的。
圆包屋顶是由蒙古包变体并影射“敖包”而出现的一种屋顶形式,配以宝顶花饰与整个建筑结合起来能造成一种强烈的民族特色。它坚实稳重的外貌与严寒多风的内蒙古高原气候是相适应的。 解放后,这种圆包屋顶运用得较成功的以呼和浩特蒙语说书厅可以作为一个例子。它是一个适于少量人活动的小型演出建筑。圆包屋顶很好地适应了平面功能的要求。即考虑到蒙族人民听书时盘腿围成圆圈而坐的习惯,布置成圆形,小尺度的浅色圆包像一座草原上听书的帐幕,使建筑物很有性格,建筑艺术上也很成功。圆包上应用了夸大的云头花饰和略大的窗洞,对比规律引起人们视觉上某些误差,使整个建筑物尺度变小了,使之具有小型演出建筑那种亲切近人的效果。 当然不适当地运用这一规律将会引起相反的结果。如成吉思汗园圆包上的花饰显得过大而失去尺度。说书厅简单的圆包顶和简洁的檐口,平素的墙面以及整个造型的朴素简练取得了协调的效果。而成吉思汗陵矢高很大的光秃秃的圆包和下面的檐部,复杂的八角重檐盝顶很不协调,使人觉得圆顶随时都有滑下去的可能。
说书厅圆顶的外部和室内天花板都用肋条作了伞状划分,减弱了这个形体上给人以庞大硕笨的感觉而显得轻巧,在圆顶和建筑物相接处成功地设了一段鼓形座,提高了圆顶位置并使它显现出来,并在两种不同的体形间起了很好的过渡作用,使二者结合得十分吻合,鼓形座上连续开了一圈窗子,射入室内的光线使沉重的穹窿天花板显得轻快飘逸。
并不是所有的圆顶注定就有内蒙古地方风格。即使结合某些处理使之具有一种地方特征,但如果运用不妥,总的艺术效果仍然是不会好的。如呼和浩特赛马场用象征胜利的敖包来装饰主席台,意图是好的,但处理上是不成功的。在平平的梁板结构屋顶上,生硬地加了三个大圆包,显得勉强,不符合结构逻辑。圆包屋顶运用的恰当能加强建筑艺术的表现力,有利于地方风格的创造。而如果不加分析地到处应用,不仅增加造价,而且显得累赘牵强,降低了艺术质量,实际上也是我们创作思想贫乏的表现。 探索地方建筑风格时,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无论国内外只要对我们有用的经验和成就都应该加以学习,同时也不能忽视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学习,近代建筑科学技术飞跃的发展,不仅能够多、快、好、省地从事建筑事业,而且对于丰富建筑艺术,促进多风格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新技术的发展将日益对建筑创作产生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深远的影响。 建筑的民族形式、地方风格是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所以它就不能不是依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不断充实,而不是静止不变的固定在某几种式样上。从圆形蒙古包变化而来的固定式圆形住宅,虽然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但是无论从构造或使用上都是比较复杂和不适用的。自治区设计院曾为定居的蒙民设计过二套住宅,一套是固定式圆形房屋,另一套是一般矩形平面房屋,征求意见时,绝大多数蒙民喜欢后者,所以固定式圆形房屋将被现实生活所淘汰。 地方建筑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充满着新旧交替的斗争过程,它要求我们建筑师在探索新建筑风格时,在重视发掘整理内蒙古地区建筑特点、传统的同时,要积极扩大我们的创作源泉,丰富我们的创作方法,从而更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建筑风格的迅速成长。(完)
(袁帆根据 1962 年 3 月 22 日《内蒙古日报》第三版整理,2024/7/11 于上海)
2021年4月,奚树祥先生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捐资设立“梁思成费正清友谊纪念项目”
【作者简介】
奚树祥 1933年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个人主动志愿到内蒙古建筑学院工作,是内蒙古建筑学院的第一批建设者,曾兼任梁思成先生助理,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3年,奚树祥先生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任教。1981年,赴美国从事高等教育与建筑创作工作与学习。1996年,回国先后创办“天津华汇”“上海华汇”,曾获“2008年北京奥运会总体规划国际竞赛第一名”等荣誉。曾被选为美国波士顿地区清华校友会会长,建筑画学会理事,创作了邓丽君墓与日光苑等。
2021年4月,奚树祥先生将个人名下全部四千万资产裸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立“梁思成、费正清友谊纪念项目”,为促进中美民间文化交往、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8月21日,“建院故事”——奚树祥先生报告会在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立德楼B座报告厅举行。90岁高龄的奚树祥先生饱含深情地为全校师生作专题报告,有关“塞北清华”内蒙古建筑学院始末的故事,让奚老和现场师生数次泪目。
王利俊,笔名伊梦,网名沙打旺,男,汉族,中共党员,副研究员,汉语言文学本科、经济学研究生学历,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兼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智能融媒体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德育工作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会员,北京立德树人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内蒙古学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内蒙古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内蒙古科社学会理事、内蒙古法学会理事、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教育工委)宣讲团成员、内蒙古国学研究会特邀演讲嘉宾;中国教育报、中国建设报、内蒙古日报等特约通讯员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家庭教育、党建思政、民族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有专著《感动中国的十位成功父母》1部和合著《时尚50年》《21世纪财富转移》等10余部,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学校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课题1项、中国建设教育协会课题1项,参与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5项。系列理论文章和专稿在实践、学习强国内蒙古平台、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中国教育报、中国建设报、中国建设教育、内蒙古日报、光明网、新华网等刊发。系内蒙古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研究成果二等奖获得者等。
有大量诗歌、散文(散文诗)、随笔等文学作品在乌兰察布日报、呼和浩特晚报(日报)、乌海日报、山丹、草原、这一代、少年文艺(上海)、内蒙古日报、中国建设报、中创文网、华人头条、草原客户端、新华号、微摄等发表获奖。报告文学作品收录于《手足情》《塞北热土》《内蒙古改革家风采录》《中国北鏖战》等书。个人文学成果和事迹入选《内蒙古作家大辞典》。